2020年上半年,華為再次遭受美國的打壓,導致華為晶片生產受到嚴重阻礙,就連為華為代工的台積電,也受到了限制。要知道,在晶圓代工領域,台積電擁有非常先進的代工技術,能為客戶帶來精度更高的晶片製程。
當然,中國內陸的晶圓代工廠也不是不能生產出高精度的晶片,重點是其無法獲得高精度的極紫外光刻機。眾所周知,阿斯麥是專注生產極紫外光刻機的企業,其高精度光刻機更是強勢壟斷中國,甚至全球95%的市場被阿斯麥占據。
根據芯思想研究院公布的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前10強營收排行榜中,阿斯麥憑藉著108億美元的營收後置位居榜單第二。雖然阿斯麥的營收沒有登上榜首,但是該公司的產品在半導體領域影響力非常大,無論是三星、台積電亦或者是中芯國際,這些晶圓代工巨頭都需要向阿斯麥採購光刻機。而阿斯麥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量產極紫外光刻機的企業,其影響力也就不言而喻。
另外,阿斯麥的極紫外光刻機每年都是限量生產,尤其是能夠製造出5nm晶片的極紫外光刻機,每一台都是各大晶片代工搶購的目標,畢竟缺少極紫外光刻機很難生產出高質量的晶片。
目前,晶片製程工藝已經提升到5nm,只有阿斯麥的極紫外光刻機能夠滿足這一製程工藝的要求,因此,阿斯麥的光刻機一直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
近日,阿斯麥公司兼總裁彼得魯溫尼克在財報中透露,紫外光刻機在今年二季度出貨9台,其中7台的收入已在二季度確定。不僅如此,財報還透露,二季度該公司共接到了價值11億歐元的訂單,其中包括3台極紫外光刻機,價值4.6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6億。僅僅只是3台極紫外光刻機,就帶來如此高的營收,由此可見,一台設備是多麼昂貴。
阿斯麥之所以能夠製造出如此精密的極紫外光刻機,一方面是因為多年的技術積累,另一方面,阿斯麥背後有非常強大的供應鏈,許多精密零部件巨頭與其都有合作。
另外,在阿斯麥的背後還有三星和英特爾等行業巨頭在背後支持,使得阿斯麥在半導體設備領域擁有很高的地位。這也是國內廠商無法實現技術突破的關鍵。對此,你有何見解呢?
文/球子審/JING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05c43e0605779d93940cf0a365888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