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怎麼連韓國人的熱度都蹭啊?

2023-06-02   十點電影

原標題:救命,怎麼連韓國人的熱度都蹭啊?

轉載來源:電影雜誌( dianyingzazhi8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K-pop文化席捲了歐美。

不僅各大音樂節上能看到韓流愛豆的身影,世界頂級場合,什麼政府會晤,世界盃比賽,聯合國會議,韓國愛豆們的出鏡率也超高。

K-pop文化的闖美成功,也帶動了韓國影視劇的發展。

雖然那啥,但是,人家韓劇《魷魚的遊戲》就是網飛的top 1。

於是很多歐美資本也將視線瞄向了韓國,為了迎合歐美粉絲的喜好,整了一部相當讓人驚嘆的——

這部劇是《致我所有喜好的男生》的衍生劇,不過沒看過原作沒關係。

因為這跟《致男生》根本就沒一毛錢的關係。

故事一共10集,一集在25分鐘左右,別看體量小,那點開的衝擊波可謂是炸裂的程度。

基蒂就是劇名里的女主,是個喜歡給人牽紅線的高手。

別人雙宿雙棲,她倒是喜歡上了一個來自韓國的男生。

但是兩個人一直都是異國戀,差了十幾個小時的時差,白天黑夜總是連不上線。

於是基蒂一拍腦門,決定了她要去韓國留學,結束這段異國戀。

當然,她未成年。

但是基蒂的父親非常慷慨地同意了,而且還鼓勵女兒要獨立自主,勇闖天涯。

大哥,你的心可真大啊!

韓國人擠破頭去美國留學,你讓閨女跑去韓國跟男人上床?

當然,基蒂去韓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她的生母是個韓國人。

由於母親去世的早,所以她對於母親的印象很模糊,唯一能追憶她的東西就是閣樓里母親上學時留下的那些日記和照片。

她想去母親曾經就讀的學校里緬懷一下,於是說干就干,一句韓語都不會的基蒂拉著行李就上了飛機。

該劇的定位是校園青春劇,所以理所當然所有的主角們都是同學。

國際學校,講究的就是international。

所以什麼膚色,什麼性取向,什麼性別的都有。

基蒂剛到韓國,就被一輛財閥家的豪車給撞了,對方是個白富美,說英語那叫一個溜。

總算遇上一個能嘮嗑的,基蒂馬上搭上了便車,因為大財閥家的白富美,讀的也是那所學校,倆人是校友。

基蒂來之前沒跟男友說,本打算安頓好了準備給男友一個驚喜。

結果驚喜沒等來,是驚嚇。

迎新晚會上基蒂一看,好傢夥,男友挽著另一個女孩的手。

而且那女孩就是白天剛碰上的白富美。

基蒂的男友阿戴,其實家境非常一般。

他的爸爸是給財閥家裡開車的司機,靠著這層關係,所以他結識了白富美。

但是囊中羞澀,所以平常他只能勤工儉學,學期開始他竟然拿不出學費。

為了賺錢,他就答應了給白富美當假男友的工作。

在韓劇里,這種設定通常都會在最後弄假成真。

但這劇完全不存在,因為白富美是個les,人家有喜歡的女孩。

只是因為財閥家裡接受不了「生活作風西化」的女孩,所以白富美只能和對象搞地下情,順便找阿戴來應付世俗的目光。

本來阿戴打算把這事的真相告訴基蒂的,但是說之前發現她是個大嘴巴。

於是阿戴只能瞞。

他不能解釋,也無法解釋,所以只能看著心愛的女孩誤解自己。

基蒂確實生氣,本來拎著行李都準備離開了,但回頭一想還沒找到媽媽的信息呢,所以還是留了下來,並陰差陽錯和阿戴的好朋友住在了一起。

這一群室友完美演繹了什麼叫 多元化。

大家和基蒂打成一片,又是一起做飯,一起過節,又是一起上課,一起做實驗。

總之,基蒂很快就融入了這個大家庭。

雖然愛情那邊坎坎坷坷,和阿戴分分合合,但關於母親的事情卻迷霧籠罩。

基蒂發現母親當年在學校里應該是生過一個孩子。

另外母親在學生時代的好友,也就是現在學校的校長,一直對於母親的事情避而不談,似乎在隱瞞著什麼秘密。

而隨著基蒂在校園生活的展開,她的愛情友情親情都將受到嚴峻的考驗。

這是一部由韓裔美籍編劇寫的劇,這位編劇之前的作品全部都是青少年愛情故事。

比如前面提到的《致我所有愛過的男孩》以及去年網飛熱播的《我變美的那個夏天》。

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美式青春劇。

但當背景搬到了韓國,勢必要加入一些韓國元素。

比如財閥。

有錢到能控制整個國家經濟的財閥,一直是韓國影視劇里的編劇鍾愛的對象。

但美國人寫劇本,是不可能寫出財閥的真實一面,即便你期待這會是一部《繼承者們》的故事,但事實上,她還是美式校園青春劇里的老套橋段。

一見鍾情了,怦然心動了,心灰意冷了,移情別戀了。

除了韓國這個背景,其他和韓國一點關係都沒有。

基蒂是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和阿戴此前一直都是筆友的關係。

兩個人靠的全是荷爾蒙,真正的感情到底多深,那就 那一點點深吧。

但是當她看到阿戴成了其他女孩的男友,她的想法是奪回來。

不過她的強勢,反而讓傳統韓國男生招架不住,而在這種周旋之中,基蒂和白富美反而產生了更多的火花。

是的,基蒂移情別戀了,愛上了白富美。

不光是對象變了,連性別都改了。

從直女變蕾絲,很好很美國很反轉。

10集大概就講了這麼一個事。

基蒂為見異國男友千里迢迢趕赴韓國,反而愛上男友的假扮女友,喚醒了內心裡真實的性取向。

要把這句話作為簡介,絕對是頂級炸裂的程度。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想通過這部劇去了解韓國文化的歐美人士,估計看完都得一臉懵逼。

走哪兒都能脫口而出一口英文的韓國人,動不動就喜歡轟趴的韓國人,這哪裡是什麼韓國人,這就是美國人。

其實這劇換個角度看,就是《艾米麗在首爾》的翻版,試圖用刻板印象去構造刻板印象,得到的只能是更加無語的刻板印象。

再添點白左喜歡的自由佐料,燉出來的大餐,只能說粉絲們喜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