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外賣吃最多,專家呼籲:減少頻率,保持吃動平衡

2023-05-17     南都i健康

原標題:廣州人外賣吃最多,專家呼籲:減少頻率,保持吃動平衡

廣東省居民食物消費量調查發現,廣東省居民膳食結構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活動啟動儀式獲悉,專家呼籲,提高全民營養意識,幫助群眾形成健康食養、健康烹飪習慣,將合理膳食行動落到實處。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在食養方面依舊存在較大誤區,提高合理膳食意識對預防疾病有著重要意義。

50歲及其以上是高發年齡

但發病日趨年輕化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廣東省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指導,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主辦,今年的全民營養周是5月15-21日,主題是「合理膳食,食養是良醫」,其中5月20日是第34屆中國學生營養日。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顯示,我國 18 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 11.9%,糖尿病前期檢出率為 35.2%,其中 2型糖尿病是主要類型,50 歲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糖尿病發生趨低齡化、長病程、併發症多、健康危害嚴重和醫療支出費用高等特點。

對於為何日趨年輕化,南方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查龍應表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現在年輕人因為腦力活動多,運動不規律導致能量堆積;二是生活不規律,比如說喝酒抽煙,煙酒都是誘發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三是心理壓力大,現在的生活方式、工作壓力大,節奏都很快,這也會導致糖尿病風險增加。

此外,查龍應還提到糖尿病五駕馬車治療法,「糖尿病是個綜合管理,光靠飲食還不夠,需五駕馬車同時並行,五駕馬車是指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和糖尿病教育。」

廣府菜地區居民

快餐食品攝入量居首位

根據對以廣州、佛山為代表的廣府菜,潮州、汕頭為代表的潮汕菜,以及梅州、韶關為代表的客家菜,三地居民食物消費狀況調研發現,廣東省居民膳食結構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谷薯類攝入是充足的,但全穀物和雜豆,以及薯類攝入不足;蔬菜水果攝入不足,奶及奶製品、大豆及堅果類攝入不足,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

此外,廣東省公共衛生研究院彭接文介紹,「本次調查發現廣府菜地區居民快餐方便食品的攝入量成三個菜系地區居民中最高,建議經常在外就餐和點外賣人群控制食用頻率和食用量,同時搭配新鮮水果蔬菜和奶製品,做到食物多樣,保持吃動平衡。

」儘管客家菜地區居民是三個菜系中唯一大豆及堅果攝入量達到推薦量的,但需減少禽肉製品、豬肉製品等加工肉製品的攝入。潮汕菜地區居民平均每日食用的水產類在三大菜系中是最高的,所以除了要控制畜肉的攝入,還要適當控制水產類的攝入。

三個菜系中,只有潮汕菜地區居民蔬菜的平均攝入量是低於推薦量的,因此,潮汕菜地區居民還要特別注意增加蔬菜的攝入。

老年人營養黃金CP:鈣元素+維生素D

進入老齡階段,人的身心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營養不良的發生率也較高,良好的膳食營養有助於維護老年人身體功能,保持身心健康狀態。儘管營養膳食對高齡老年人至關重要,但關於吃什麼、該怎麼吃,仍然存在很大誤區。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聞劍指出,「很多人會覺得維生素片可以代替蔬菜水果,但其實是不能的,蔬菜水果當中除了維生素,還有其他的營養素,比如礦物質、膳食纖維等。」

此外,他還補充,有一個誤區要注意,對於老年人來說,其體內鈣的流失較成年人高,因此老年人群適當增加一些含鈣高的食品的攝入,可以減少鈣流失造成的損失,但不要只補鈣,鈣與維生素D被稱為黃金法則,一起攝入能夠更好促進鈣吸收。

除此之外,保持適當戶外運動也很有必要,聞劍表示,老人要進行經常的戶外活動,因為陽光照射老年人的皮膚,會合成維生素D3,維生素D3能夠促進來源於食物當中鈣的吸收率,促進鈣、磷吸收,增加補鈣效率。

南都健聞(nanduijk)報道

采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晏夢娟

攝影:晏夢娟

關注「南都健聞」

進入後台回復關鍵詞

查看更多健康資訊

回復 【疫苗】

查看疫苗接種點匯總

回復 【發熱門診】

查看附近的發熱門診

回復 【核酸】

查看核酸檢測採樣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0046f493ebdfc94beeceb518d6f4f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