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領域裡,很多好作品都躲不過被翻拍的命運,當然,由於原作質量很高,因此翻拍其實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
翻拍卻又能超越原作的,放眼下去也只有《忠犬八公的故事》、《十二怒漢》等極少數而已,絕大多數翻拍作品都會成為人們口中的「毀經典」。
《忠犬八公的故事》是日版翻拍,但超越了原版,在翻拍中可以說是相當少見的
比如今天要談到的《觸不可及》,原版是2011年的法國電影,分別被美國、韓國所翻拍,美版甚至近日也有在大陸影院上映,但翻拍的版本都遠不如原版,因此票房是相當的慘澹。
美版《觸不可及》今日上映,票房實在太慘
那麼問題來了,讓美韓翻拍都碰壁的法國版《觸不可及》,到底有多優秀呢?
法國版《觸不可及》
真實故事
《觸不可及》改編自法國富翁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出版的自傳《第二次呼吸》,講述的是菲利普因為一次飛行意外導致癱瘓,脖子以下的身體全部失去知覺,為此他招募了一個專職照顧自己的「守護者」阿布德爾,之後在日常生活中與他產生了真摯友情的故事。
真實故事改編,不過電影將阿布德爾改成黑人,名字也換了
從電影的角度來看,其實菲利普與阿布德爾的故事改編起來,難度是非常高的,主要是兩者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圍繞照顧病人的日常,一旦處理得不好非常容易導致整部影片陷入沉悶的節奏。
所幸的是,《觸不可及》這部電影在沒有更改其定位以及核心的同時,加入了很多增加娛樂性的情節,對菲利普與阿布德爾(電影里名為德瑞斯)之間的互動也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因此,《觸不可及》雖然是一部文藝片,但其娛樂性並不低,兩位主角之間的友情也描繪的相當出彩,所以這部電影不管在中外都獲得一致好評,在豆瓣TOP250里排名第25,評分高達9.2。
豆瓣25,評分9.2
一舉兩得
故事中,德瑞斯是一名剛出獄不久的無業游民,且為人看起來相當輕浮,家庭環境也很複雜,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就不好。
暴躁的德瑞斯,直接懶得排隊了
當然,這些只是表象,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逐漸會發現這個德瑞斯雖然看似玩世不恭,但身上還是有很多閃光點的,而影片對這個人物身上的閃光點,採取的是娛樂性的表現方式。
比如,德瑞斯的騷話忒多,而且經常想撩菲利普的助理,卻總是碰壁。
嗯,你對著一個女性說浴缸很大,然後?
得知給菲利普灌腸也是工作一部分的時候,德瑞斯找到總管竭力表示「本人絕不幹這種事」「沒有商量的餘地」,總管表示「勿談此話題,我正在吃飯」,最後還是得乖乖去做。
然而最後還是乖乖妥協
在菲利普的生日會裡,用勁爆的舞曲代替了原本優雅的古樂,帶動起全場的氣氛,給了菲利普一個特殊的禮物。
霹靂舞!
菲利普帶著德瑞斯去飄傘,剛開始他非常害怕還一臉痛苦的表情,直接掉頭說就不飄,然而飛天之後卻「真香」。
我德瑞斯就算死,從這裡走回去,也不要飄傘!
真香!
等等.....
如之前所述,《觸不可及》這部電影對比一般的文藝片,娛樂性很高,而這個娛樂性,就是在於德瑞斯這個角色身上。
德瑞斯一開始還把洗髮水跟腳霜弄混了
影片一方面用這些情節增添娛樂性,另一方面又透過這些情節去完善德瑞斯的人設,表現其優點,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殘疾人的矛盾心理
兩位主角中,德瑞斯比較傾向是外露的塑造方式,而菲利普更多是對其心理的描繪。
原本是一名大富豪,財產多到一輩子都用不完,而且從小就接受要勝過其他任何人的高等精英教育,然而卻因為一次意外,直接變成了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殘疾人。
菲利普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從一名強者跌落到最底層的弱者,對菲利普來說,其心理負擔可想而知。
也是因為如此,所以一開始在很多人面試這個陪護職位時,菲利普對他們一一否決,原因是這些人都是將他當成一個徹徹底底的弱者來看待,對於這些人來說,菲利普是一個有錢的老闆,也只是一個有錢的殘疾人而已。
面試的求職者,真虛偽
而菲利普最後選擇德瑞斯的原因,也是因為他覺得德瑞斯在精神層面上並沒有把他當做殘疾人,更沒有將他當成弱者。
菲利普選擇德瑞斯的原因就是這個,德瑞斯在精神層面上不把他當殘疾人,也不會同情他
對於菲利普來說,這其實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找一個在生活上面面俱到的全職陪護當然不難,但要找一個能兼顧其心理、精神的及格「守護者」,難度卻很高。
不過,雖然菲利普在精神層面依然保持著強者的姿態,但他在生理上始終是一名殘疾人,因此在自信的心理面上卻又帶著一種自卑,比如他與一名認識半年的女孩一直都只是通過書信來往,在對方暗示之後都不願意進一步聯繫。
菲利普還是沒有勇氣跟筆友進一步聯繫
既是強者,也是弱者,不願意在精神上低頭,卻又不得不在生理上服輸,影片對一位富翁因意外而癱瘓後的心理,可謂刻畫得入木三分。
化學互動
對於《觸不可及》這種雙主角的電影來說,其核心就是他們之間的互動,甚至可以說,即使角色本身設定得很出彩,但倘若兩個人物之間的互動太簡單沒有亮點,那這部電影肯定也是失敗的。
當然,《觸不可及》在這點的處理上,同樣堪稱完美。
德瑞斯原本只是個四肢發達,不懂藝術的粗人,一開始的時候對於那些所謂藝術的態度完全是蔑視。
開始德瑞斯對藝術一竅不通
但隨著跟菲利普生活的時間越來越久,他也開始以自己獨特的「音樂帶動繪畫」這種方式,去創造出一副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而最後菲利普也成功幫他賣了出去。
德瑞斯自己也在學習繪畫,之後還賣了11000歐元
而菲利普在癱瘓之後,生活其實單調了很多,而德瑞斯則一次又一次地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給輪椅加大碼力,讓菲利普即使癱瘓了也能「飆車」。
這一幕實在太溫馨了
又比如給菲利普抽煙,讓他能放鬆心態。
德瑞斯教菲利普抽煙減壓
當然,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一手促成菲利普與筆友的婚姻,從一開始的給他信心,主動替他致電筆友,到最後事先預約筆友到餐廳見面,可以說德瑞斯使菲利普徹底擺脫了因為殘疾而帶來的心理負擔。
結局,菲利普終於跟筆友見面了
也是因為菲利普與德瑞斯一直互相影響著彼此,因此默契越來越強,在電影的結尾(也是開頭)的馬路飆車事件里,被交警逮住後兩人的「裝病」表演讓觀眾會心一笑。
飆車被交警抓到後,菲利普裝成病發,德瑞斯則在旁邊煽風點火
《觸不可及》的兩位主角之間的化學互動,實在宛如教科書一般的優秀。
可以說,《觸不可及》裡面菲利普與德瑞斯之間的友情,即使寒日之中也能讓觀眾的心感到相當溫暖,或許這就是一部優秀電影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