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無消防兵
很多人不知道,電影《烈火英雄》里消防官兵的故事,已經是過去時。
17萬消防官兵已經於去年10月10日開始集體脫下軍裝轉業,改為國家應急管理部屬。
至此,實行了53年之久的消防兵制度正式宣告終結,消防員開始職業化之路。
消防兵:一群不計報酬和得失的熱血「敢死隊員」
消防為何要走職業化之路,還得從消防兵制度說起:
此前,中國是為數不多對普通消防戰士(隊長及以下)實行義務兵役制度的國家,中間經歷了幾個兵種部門分管,但整體上,自1965年以來,我消防隊伍始終以現役官兵為主。
電影里那個在訓練場被杜江飾演的隊長批評「快退役了就不認真訓練」的鄭志,就是義務兵,服役滿兩年面臨退役。
實行消防義務兵役制度最大的原因是,省錢。
官兵們津貼相對於職場人士要少得多,國家只需投入少量經費,再加以訓練就可以得到一隻年輕力壯戰鬥力強的消防隊伍。
簡而言之,消防官兵們根本就是一群不計報酬,僅憑著一腔軍人的熱血,就穿梭在各種火場的敢死隊員。
哪裡有困難,他們就到哪裡!
髒、累、危險,都不在話下。
消防戰士從火場裡背出80歲的老奶奶,狂奔400米到安全地帶後,讓老奶奶坐在他的腿上休息。
新疆某消防隊在執行完任務後發現,消防服都凍上了,於是他們把衣服排出一個「119」。
消防戰士救助掉入化糞池的群眾。
對於他們來說,大地是最好的床,因為有「累到不能動」這個最好的安眠劑。
電影的原型故事大連新港油罐起火案里,現場火雨、油雨、黑雨齊發,爆炸不斷,轟隆聲震天動地,讓人根本分不清是管道還是油罐的聲響。
燒紅的鐵皮時不時飛舞,官兵們的戰鬥服幾天幾夜都沒有干過,不得不坐在齊腰深的油里。
官兵們累到一坐下仿佛就能睡著,但卻不敢睡,因為覺得睡著就會爆炸。
處處都是危險,每時每刻都命懸一線。
而這不過是常態。
曾經一位消防員的「背照」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他本人卻十分驚訝,因為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常態,是家常便飯。
消防官兵太年輕了 很難積累經驗
在義務兵役體制下,消防隊員更迭很快,官兵年齡普遍偏小,電影《烈火英雄》的原型事件大連港口爆炸案中,參與的消防官兵平均年齡為23歲。
缺陷也慢慢暴露出來,近年因公殉職的消防兵中,入伍不足5年的占比很大,原因是他們入伍時間較短,接受訓練和實戰也較少,更容易在實戰中遇險。
有人說,為什麼讓那麼年輕且經驗不足的新兵出勤?
那是因為消防官兵有限,而現實的要求又必須24小時、365天不間斷的高強度、高頻率的備勤和出勤,必須有輪班制,年輕隊員也必須在實戰中才能真正累積經驗。
很多人剛剛成為消防隊伍的骨幹,就因為兵役制度不得不退役離開,造成消防經驗常常無法有效積累。
2015年1月2日,哈市一倉庫發生火災,入伍4個月首次出勤的18歲消防官兵趙子龍,因公殉職。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未滿18歲剛剛入伍的消防戰士袁海殉職。
入伍前他和姐姐拍下合影,姐姐稱為弟弟感到光榮,等待弟弟兩年後榮歸故里,可是不足兩月就迎來了弟弟的「回歸」,卻是「魂歸故里」。
《烈火英雄》電影開頭,黃曉明飾演的隊長和有經驗的消防兵進入火場救人後,安排了新人消防兵去檢查剩下的消防隱患以累積經驗,可是因為新兵年輕且經驗不足,犯了一個難以彌補的後果,他還沒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英雄完成救人的使命就直接殉職了,而黃曉明飾演的隊長也因此被降級並患上創傷性應急障礙。
消防官兵不再,軍人情結未變
在英美等大部分已開發國家,消防都採用的是職業制度。
消防員是一個職業,而非一個兵種。
消防隊伍的核心也多為30歲左右的有豐富職業經驗的消防員。
雖然對消防隊伍來說,年輕是一個優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消防問題已經不是單靠身體就能解決了,變得越來越複雜多樣。
時代在呼喚消防走職業化和專業化之路。
……
種種原因之下,國家終於痛下決心全面開啟消防員職業化進程。
不過雖然走職業化的道路,但在過渡期,消防員的管理仍然以軍事化管理為主。
過渡期身份標識變化
17萬消防官兵的熱情也不會因為身份的轉變而消失;
他們的軍人情結未變。
他們的「快、迅、猛、勇」的理念也不會變。
只是他們會在不斷的實戰里變得更強大,在群眾需要他們時,能提供更有效更及時的保護和救助。
前兩天一個照片感動網友,消防員集體看《烈火英雄》,還沒開映,就呼啦啦走了一排,因為他們接到了出警任務。
他們在日常勤務之外,選擇更多的為公眾提供免費的消防安全培訓和學習,從幼兒園的孩子開始,教他們提高安全意識和保護自己的能力。
連孩子都在學習消防知識,身為成人的你我呢?
消防員願以身負命的背後,作為成人的我們可否把消防安全意識提高,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負責?
他們不負使命,我們不負生命!
他們有世上最美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