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鳴謝 區民政局
前不久,區委召開會議表彰了10個擔當作為好班子、10名擔當作為好班長、100位擔當作為好乾部,他們都是我區廣大黨員幹部的優秀代表,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黨員幹部對初心使命的堅守與篤行,是我們身邊可信可敬可學的典型。
今天,小布帶大家走近擔當作為好乾部,「區鄉村振興」第六工作隊隊長葛校登。
小小一頓飯,帶動大大溫暖
這天天送出熱乎乎的飯菜
讓蕭山老人們讚不絕口的老年食堂
正是「區鄉村振興」第六工作隊隊長
葛校登的點子
這位深入一線的好乾部
在考察、鑽研和創新中
帶給鄉村振興新思路...
「孩子們都在外地做生意,一個人飯燒不好。現在村裡有了志願者送餐服務,葷素搭配還有湯,送到家裡還是熱乎乎的,吃得蠻落胃。」提起村裡的老年食堂,進化鎮華鋒村的老人們讚不絕口。
作為「區鄉村振興」第六工作隊隊長的葛校登,上任後,沒有特殊情況,每周一、周二都會坐公交車到進化鎮督導,每周三則到黨灣,與隊員一起為兩鎮的鄉村振興帶去新思路、新舉措。
葛校登在走訪中發現,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及農村中青年勞動力轉移,蕭山南部各鎮的空巢老人逐年上升,農村老齡化特徵較為突出。這些鎮如何走出一條鄉村振興之路?樂於鑽研善於創新的葛校登結合自己多年的民政工作經驗,想到了創辦「老年食堂」帶動村民自治的點子。
說干就干。今年4月,進化首個老年食堂華鋒村「孝親福地愛心食堂」開業,村民們積極參與,有的村民捐錢,有的村民捐物,有的村民當志願者洗菜燒飯送餐,村裡85歲以上的老人每餐只收3元餐費,村民普遍叫好。
華鋒村「試水」成功後,葛校登沒有照搬複製,而是因村制宜,形成科學有效的運行模式,靈活運作。
比如,塗川村「五社益家食堂」、城山村「金色年華老年食堂」和新江村「博愛老年食堂」,和華鋒村類似,以統一送餐為主;歡潭村「五義食堂」、東山村「笑翁聚食堂」採用堂食就餐模式為主、配送為輔的免費供餐模式;裘家塢村「孝義食堂」實行現場就餐、家屬自提和送餐上門三種模式。
在葛校登的努力下,進化已開辦農村老年食堂7個,固定就餐老人200餘名。
「通過創辦老年食堂,不但解決了村裡高齡、孤寡、失能、空巢獨居等困難老年人及重度殘疾人的就餐難題,而且各村在推廣『五和眾聯』鄉村治理模式中,把愛心捐贈、志願服務元素,融入到每季度每戶積分體系中,引導更多的熱心村民參與進來。」葛校登說,這讓村民們參與村莊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還當志願者做公益為老人們開展免費理髮、健康義診。
截至目前,7家老年食堂共計吸引了318名志願者參與,互幫互助、向上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也不斷推進著鄉風文明。
在老年食堂的帶動下,各村深挖文化內涵,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路子,形成了「華鋒五德」「五義歡潭」「孝義裘家」等多個特色鮮明的本土鄉村治理品牌,出現了公共洗衣坊、孝義學堂、工具共享中心等多處鄉村共享資源。今年5月,城山村、華鋒村成功入選全省首批善治示範村,目前華鋒村正在積極創建省級民主法治村。
「小食堂」帶動「大治理」,鄉村振興的曙光映照在美麗的南部各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