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座山是活佛濟公的故鄉,中國首部武打電影《少林寺》拍攝地

2019-07-03     行者老張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這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這位明代大旅行家把他的遊記第一篇給了天台山,名為《游天台山日記》,徐霞客用三十年時間走遍中國大江南北,曾三上天台山,為這座名山寫了兩篇遊記。這裡所說的天台山位於浙江台州天台縣,主峰是海拔一千零九十八米的華頂山,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聞名天下,現在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在我國名字叫「天台山」的山有很多,山東日照、四川邛崍、河南信陽、陝西寶雞等地都有天台山。不過,浙江天台山是與眾不同的,其它地方的天台山中的「台」都讀二聲,只有浙江天台山的「台」讀一聲,和「台州」的「台」讀音相同,所以浙江這座才是正宗的天台山。

除了徐霞客,歷史上在天台山留下足跡的名人還有書聖王羲之,大詩人李白、謝靈運、孟浩然、蘇東坡、陸遊,理學家朱熹等等,他們也都曾為天台山寫下詩篇。「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表達了詩仙李白對天台山的嚮往之情,後來他曾在天台山結廬隱居,太白讀書堂就是李白在天台山的遺蹟。


天台山曾獲得「中國最美十大宗教名山」的殊榮,這裡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更是活佛濟公的故鄉。早在公元570年的南朝時期,高僧智顗就在天台山建造寺廟,創立了佛教天台宗。隋煬帝曾敕建國清寺,經歷代重修現在保存完好,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寺院。


國清寺經過清雍正年間重修後規模宏大,目前保存有殿宇十四座,各種房屋六百多間,大殿中重達十三噸的釋迦牟尼銅坐像鑄造於明代,最珍貴的是保存下來的千年隋塔,歷經風雨滄桑依然屹立在半山坡。整座寺院被五座山峰環抱,古木參天,環境清幽,猶如世外桃源。


作為一座享譽國內外的千年古剎,國清寺可以說是一座文物薈萃的歷史博物館。隋代智顗大師的遺物貝葉經,被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鑑定為古印度的《莎恭達羅》梵文劇本;隋塔上保存了千年的七方菩薩像線畫碑刻;書聖王羲之的珍貴墨跡「獨筆鵝字」碑;此外,柳公權、黃庭堅、米芾、朱熹等人的詩文石刻更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人文歷史璀璨輝煌的天台山自然景觀也同樣奇絕,正如東晉文學家孫綽在《游天台山賦序》中所寫:「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畫不盡的奇石、幽洞、飛瀑、清泉,看不完的珍貴古木和奇花異草。

隋代的梅,唐代的樟,宋代的柏、藤,更有被稱為長生不老藥的烏藥和救命仙草鐵皮石斛,都是天台山珍貴的稀有植物種類。在天台山主峰華頂峰,生長著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杜鵑之王」,樹齡大部分在四百到一千年之間,枝繁葉茂,虯枝如鉤,世界罕見。

天台山自古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勝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數來數去數不清」的說法,古、清、奇、幽是天台山景色的特點,精華景點要數石樑景區。石樑是一座天然的花崗岩天生橋,就像大自然用它的神奇力量在兩座山之間架起了一座橋,神奇壯觀。

石樑景區的飛瀑也是天台山一大奇觀,一條瀑布從懸崖奔騰而下,轟然之勢猶如雷鳴,根據記載,徐霞客在三次遊歷天台山時曾走過石樑的天生橋,那會讓人膽顫心驚,現在為了安全天生橋遊客不能走了。石樑景區還有一座方廣寺,建於南宋。這裡還曾是中國武打電影里程碑《少林寺》系列的主要拍攝取景地。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旅遊愛好者,當代徐霞客,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uPICWwBmyVoG_1ZP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