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探索訊 11月14日,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因為我國一款新型探測器在河北懷來成功通過懸停、避障和減速等一系列測試,這讓國外科學家羨慕不已,科學界再次為此而沸騰。該探測器就是在今年10月首次公開亮相了中國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計劃在2020年中旬發射,2021年初抵達火星,這真是太厲害了。
據了解,河北懷來設有亞洲最大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能模擬火星登陸,比如只有地球引力3分之1的低引力環境。在測試過程中,吊塔上36根電纜模擬著火星上低重力環境,將冰箱大小的火星著陸器懸掛在140米高空,然後將其輕輕放下,而此時的火星著陸器向外冒出銹色和白色煙霧,並且水平移動,這意味測試工作順利完成了。
儘管整個測試過程只有一分鐘,但是火星探測器成功通過登陸火星最重要三大技術測試,懸停、避障和減速。拍攝圖片顯示出,火星探測器冒出了兩種顏色煙霧,一種銹色和另一種白色。銹色煙霧主要是用來水平穩動的推進器噴出,從而避開地面障礙物,而白色煙霧主要由用來懸停和減速作用的主推進器噴出。
此次測試任務還邀請了19國來賓觀摩,其中包括巴西、法國、義大利等國大使,還有歐盟、非盟駐華使團、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的代表。我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的首次公開亮相,這表明我國非常有誠意與世界各國進行太空國際交流和合作。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名為火星1號,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車,將一次性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探索任務。而在2020年7月至9月期間,火星剛好在接近地球,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最佳時機。火星1號大約需要7個月旅程才能抵達火星,而危險性最大的著陸過程僅為7分鐘,這也是最考驗技術的時刻。
說到著陸,我突然想起了印度月船2號和以色列創世紀號,它們都分別折戟在著陸月球的最後關頭,所以這也是我國測試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的原因。現在已經是2019年11月份了,距離我國火星探測器發射也只有7到8個月的時間了,可能有些心急的朋友已經迫不急待了。還是用一句老話來表達:厲害了我的國。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