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超,被稱為是「肺奴」,是中國開胸驗肺的第一人。
2004年,來自於河南的張海超,是一名碎石工人,由於常年處於粉塵瀰漫的工作環境中,被多家醫院診斷出患有「塵肺」病,但由於這些醫院不是法定職業病診斷機構,所以診斷「無用」。
無奈之下,張海超用近乎悲壯的方式開胸驗肺,最終換來了120餘萬賠償金,成為中國開胸驗肺第一人。
他將生存的慾望寄託於「肺」上,為了延續生命,他又將賠償金的一大半用在肺部移植手術上,並且需要終身服用藥物。
面對當下社會的各種污染,肺也極其容易受傷,張海超就是其中的一個受害者。然而,廢氣、環境污染是一方面,你自以為安全的家,也躲藏著這些傷肺「元兇」。
家中躲藏的3個傷肺「元兇」
家,在大家的心目中,都是避風港,但是,看上去很安全的家,也藏著許多傷肺的「元兇」。
首先是舊衣服。每個人的家裡都放著一些廢舊衣服,尤其是很多老人家,生活非常節儉,而且對過去的事物都很有感情,不願意扔掉這些廢舊衣服。殊不知,看似不起眼的廢舊衣服,卻對肺部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脅。
很多老年人因為在收拾這些廢舊衣服的時候,被上面堆積著的厚厚的灰塵和粉塵嗆到,接著就開始出現發燒、哮喘等症狀,經過檢查,才發現是由於吸入廢舊衣服上的真菌,誘發肺部出現過敏反應,從而引起的真菌性肺炎。
所以,在處理這些廢舊衣服時,一定要帶上口罩,並且保證通風,儘量避免對肺部造成損傷。
其次是假牙。許多老年人由於牙齒脫落,不得不戴假牙,但假牙有時候也是不能忽視的傷肺「元兇」。由於誤吞假牙,給肺部造成損傷的新聞屢現不絕。當假牙不小心被誤吞時,會導致肺部感染,從而出現咳嗽等病症。
所以戴假牙的老年人,一定要時刻關注假牙的情況,如果發現假牙被誤吞,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就醫,避免給肺部帶來更嚴重的危害。
最後,一些堅硬的食物也是「隱形的傷肺元兇」,比如油炸食物、堅果之類,如果在吃這些食物的時候,不小心誤吞,很容易對消化道粘膜造成損傷,引起出血,從而導致肺部出現感染。
因此,在吃比較堅硬的食物時,一定要咀嚼充分,並且小心食用,在吃東西的時候儘量不要說話,避免誤吞。
肺部不好的首要症狀是有痰,中醫認為養肺需要先化痰,至於如何養肺化痰,中醫有幾味藥推薦。
中醫如何養肺化痰?
中醫認為,要祛除肺部的痰,如果是用緩解、消除的方法,則是祛痰;若是消散經絡、關節的痰,則叫消痰,這兩者都屬於化痰,在選擇化痰養肺的藥物時,應根據痰的屬性來選擇。
如果是因為寒熱形成的痰,重點在於溫化寒痰,如果是熱邪導致的痰,則要清熱化痰。
熱痰的特徵是黃稠,且患者出現舌苔黃膩、胸膈痞滿等病症,選擇的藥物應是寒涼清熱的化痰之藥,常見的有貝母、桔梗和瓜蔞。
《本草經疏》提到貝母具有緩解「寒濕痰及食積痰火作嗽,濕痰在胃噁心欲吐,痰飲作寒熱」等功效,不過由於貝母性寒,體虛胃寒者不能服用。
《金匱要略》中提到的桔梗,是治療肺痛、咳嗽、吐膿血的藥物,指出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及排膿」的功效,常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
至於瓜蔞,《綱目》中名氣指出其具有「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等功效,現代醫學也證明,瓜萎皮含有的總胺基酸具有不錯的祛痰效果。
若是顏色白、清稀的痰,則是寒痰,患者還會出現舌苔白滑、四肢發冷等病症,治療寒痰,中醫上常用半夏、天南星以及白附子等溫燥藥物,以達到溫化寒痰的作用。
醫書《旅舍備要方》中指出:「半夏化痰丸,治痰實噁心嘔吐」,中醫上證實了半夏具有溫燥化痰的功效,常用來治療痰多咳嗽。
天南星性溫,歸肺經、脾經和肝經,是化痰止咳中的溫化寒痰藥物,《和劑局方》中提到的「辰砂化痰丸」,主要成分正是天南星、半夏以及辰砂等藥物。
白附子化痰功效在《普濟方》中有所涉及:「白附子化痰丸出楊氏家藏方治風痰積於膈胸,頭疼目暈。」可以看出白附子在化痰方面也有不錯的效果。
肺部健康事關重大,日常一定要重視肺部健康,無論是咳嗽還是痰多,都應該及時進行治療,避免對肺部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參考資料:
[1]「肺奴」張海超.新京報. 2018-07-24
[2]含半夏中成藥組方規律.醫藥導報.2019-12-01
[3]吳秋艷,王婭君,黃玉妹,韋乃球.基於化痰的性效關係探析[J].大眾科技,2019,21(02):76-7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