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暑去涼來,忽而已是秋

2019-08-08     太原音樂廣播

太原音樂廣播小單元《非常聽音樂》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在8月7-9日之間,它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的說法。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立秋三候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涼風至: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文化風俗

立秋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城裡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

節氣養生

秋季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濕度小,皮膚容易乾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節氣詩詞

《立秋》左河水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

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立秋》[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秋天到了,俗話說秋老虎易傷人,

換季一定及時增減衣物

多喝水,注意身體喲~

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往期推薦
  • 最好的太原,向世界發出邀請,這個盛夏我們與您相約
  • 快來看看太原二青會南城區賽場!
  • 10條"放管服"措施已實施 太原交警詳細解讀落地辦法
  • 太原位列首批5G城市名單!5G要來了,但你真的了解嗎?
  • 不要再等啦!電動自行車該上牌的趕緊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kpQcmwBvvf6VcSZDuS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