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下健三丨日本建築史上的柯布西耶

2019-12-07     火車頭室內設計


丹下健三 (KenzōTange 1913年9月- 2005年3月22日)是一位日本建築師, 1987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他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將傳統日本風格與現代主義相結合,設計的項目遍布了五大洲。



丹下健三從小受到瑞士現代主義鼻祖勒·柯布西耶的影響,1949年贏得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設計競賽獲得國際認可。


香川縣立體育館


他在大學裡對城市生活的研究使他在二戰後處理重建項目時處於一個比較超前的位置。他的想法在東京和斯科普里的設計中得到了探索和實現,丹下健三的作品影響了全世界一代建築師。


聖瑪麗大教堂

丹下健三於1913年9月4日出生於日本大阪,在中國的漢口和上海等城市度過了童年時光。在得知他的一位叔叔去世後,他和他的家人回到了日本。與上海住宅區的綠色草坪和紅磚別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一家在四國島今治市的一座茅草屋農舍住了下來。


廣島和平中心和紀念公園


中學畢業後,他們一家於1930年移居廣島,就讀高中。在這裡,他第一次遇到了瑞士現代主義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作品。他在一本外國藝術雜誌中發現蘇維埃宮殿的圖畫,這促使他成為一名建築師。儘管他高中畢業的時候,在數學和物理方面的成績很差,這意味著他必須通過入學考試才能獲得著名大學的錄取資格。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在那段時間裡,他廣泛閱讀了西方哲學。丹下健三還研讀了日本大學藝術系的電影系,以躲避日本軍隊徵召年輕男子,但這門課程卻很少上課。


靜岡新聞廣播中心、


1935年,丹下健三在東京大學建築系開始了他想要的大學學習。他師從岸田英人和內田昌三。儘管丹下健三對岸田文雄辦公桌上Katsura villa的照片著迷,但他的作品還是受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啟發。他的畢業設計是位於東京日比谷公園(HibiyaPark)的17公頃(42英畝)開發項目。


東京國立體育館


大學畢業後,Tange開始在KunioMaekawa事務所擔任建築師。在他工作期間,他去了滿洲,參加了一個銀行的建築設計比賽,回國後參觀了日本占領的熱河。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他離開前川,回到東京大學讀研究生。他對城市設計產生了興趣,他開始研究希臘和羅馬的市場。1942年,Tange參加了大東亞共榮圈紀念堂的設計競賽。他的的設計獲得了一等獎,這項設計原本是要建在富士山腳下的;他構想的大廳是神道教神殿建築和羅馬卡皮托利山廣場的融合,但是最終設計沒有實現。


博洛尼亞總體規劃


1946年,Tange成為該大學的助理教授,並開設了Tange實驗室。1963年,他被提升為城市工程系教授。他的學生包括Sachio Otani, Kisho Kurokawa, Arata Isozaki, Hajime Yatsuka和Fumihiko Maki。



1970年以後,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東做了不少建築設計,如約旦哈西姆皇宮工程、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城市規劃(1976年)、阿爾及爾國際機場等。這一時期,丹下健三還對鏡面玻璃幕牆進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東京都新市政廳、東京草月會館新館。以及大阪萬博場址、基礎設施規劃、御祭廣場(1970年)、廣島國際會議場(1989年)、新東京都廳舍(1991年)、新宿公園塔(1994年)、富士電視台總部大樓(1996年)、東京'Dome' Hotel(「穹隆」大酒店)(2000年)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k8o3m4BMH2_cNUgTa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