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沈城,面面皆精彩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溪縣依託優越的自然資源,從曾經的封閉小城變成如今的旅遊新秀。山好水好,所以農產好,人好景好,所以旅遊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逛在尤溪,在它的煙火氣與新發展中,體味小城的情致、感受林海的印記。
記者 高佳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從走進它的菜市場開始。菜市場就是一座城市的性格所在。當地居民的口味和情緒全部都在裡面。那麼,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閩中農貿綜合市場。2017年,它搬了新家。當然,變的是地址,不變的是口味。這座與當地居民一日三餐密切相關的小小市場,承載著無數尤溪人的鄉愁記憶。
高佳穎:以前會不會經常來南門市場買菜啊?
市民:那會經常來。
高佳穎:會經常來。為什麼很認這個市場?
市民:因為這個市場比較寬敞。我們挑的類型,各種的菜比較多,有好多的品種。我們挑的時候、買的時候比較方便。
閩中綜合農貿市場的前身是位於河對岸的南門市場,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南門市場就是我縣「最新鮮最便宜」的農貿市場。如今,這裡就是尤溪人最重要的「廚房」。新鮮的蔬果,熟悉的鄉音,農貿市場如同一個生活博物館,生動真實,每一景都是一處生活。
記者 高佳穎:大姐,您賣菜多少年了?
商販 鄧秋妹:十來年。
高佳穎:十來年。那您覺得剛開始到現在,有什麼變化嗎?
商販 鄧秋妹:現在變化比較大。人家一般都要好的東西。我們差的東西都不敢拿,都要好的。現在一天賣兩三千斤,我們批發連零售。
記者 高佳穎:光是看著這麼多琳琅滿目的蔬菜,我這心裡就充滿了幸福感和滿足感。那麼,說到蔬菜,咱們尤溪人肯定就會想到一個地方,那就是湯川。
湯川鄉位於我縣東北部,由於海拔高、氣候濕涼、雨量充沛、陰雨雲霧多,非常適合發展無公害及有機農業,湯川的高山蔬菜及「湯川」大米就暢銷省內外。
記者 高佳穎:隨著經濟的發展,如今讓湯川聲名在外的不僅僅是蔬菜,還有旅遊。你看,這胡厝村的街道兩旁是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農家樂。
記者 高佳穎:旅遊的發展給您帶來了什麼?
農家樂老闆 葉俐平:旅遊的發展,首先最基本的就給我們帶來經濟效益。有時候我一天最多的客人會接百把桌。雖然很辛苦,但是,這裡面我感覺到很有意義,很有樂趣。
農業與旅遊業的碰撞,不僅是傳統農村在時代變遷中的驚喜,也是產業融合升級的美麗相遇。
記者 高佳穎:這裡是湯川的網紅景點古溪星河景區,走進這裡可以感覺心曠神怡,非常地舒服,生態環境特別好。所以,大家看,我身邊滿眼滿眼都是綠色。
如果要用一個顏色來形容尤溪,那就是綠。這座青山環繞的小城,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3.6%,可以說是推門見綠,出門見景。
記者 高佳穎:說到綠,九阜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可是當仁不讓。保護區內的森林覆蓋率高達96%。走在這裡面,我的呼吸之間都充滿了負氧離子的味道。那麼在過去的三年間,尤溪連續三年獲得了『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的稱號。我想,這份榮譽的背後,軍功章有它們的一半。
近年來,九阜山景區進行有機更新改造,景區面貌煥然一新,在原有基礎上,擴建了遊客服務中心,新建了自然體驗步道和生態博物館。如今,這一片浩瀚的林海不再單純是動植物的資源寶庫,還是一座兼顧科教的大型「植物博物館」,人們在其中可以品味原始與現代和諧共存的獨特魅力。
記者 高佳穎:今天我們從農貿市場出發,帶您逛在尤溪,壯麗70周年,尤溪的美不僅是出現在閃耀的宣傳鏡頭裡,更是凝聚在遊客驚喜的眼神中,還有市民幸福生活里。
來源:尤溪縣融媒體中心官方微信 福建微尤溪
轉載請註明出處 否則視為侵權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
小編工資有望漲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