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二小周雨松:智慧課堂給語文教學帶來雙重革命丨青年教師成長計劃

2019-11-27     成都范兒

峨眉二小,全稱峨眉山市第二小學,是一所有著116年光榮歷史的學校。建校初期,只有兩位教師二十幾名學生,現在已有一百多名教師,兩千多名學生,並在今年9月搬入新校區,辦學規模可達78個班,可容納學生4000餘人。

新校區在智慧校園的打造上不遺餘力,建設了數據中心、精品錄播、數字教室、校園電視台、創客中心、雲計算機教室、數字書法室、電子圖書室、電子班牌、心理輔導、校園區域網、LED顯示屏、考勤安保系統、閱卷分析系統、多功能音視頻系統等22個項目。

近日,峨眉二小分管教學、師訓、科研的副校長——同時也是峨眉山市「周雨松」小學語文工作室的負責人周雨松老師接受了華西都市網聯合文軒教育推出的「青年教師成長計劃」專訪,暢聊智慧課堂、語文教學等方面的觀點見解。

當峨眉二小遇上智慧課堂

周雨松老師第一次使用智慧課堂上課是今年九月剛開學的時候。之前,他只在出去聽課觀課時,看到一二線大城市某些條件好的私立學校在使用。親身使用後,他感受很深。

他從老師們使用反饋的信息,以及親自實踐使用了3個月的體驗看,智慧課堂真正發揮教育信息化的支撐引領作用,用信息技術推動傳統教學改革。峨眉二小智慧校園是基於四川省教育信息技術2.0時代相關要求,以數據平台為基礎,以智慧課堂為核心,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優勢均衡發展的生態體系。其項目具體包含:數據中心、精品錄播、創客中心、雲計算機、數字書法、電子圖書、電子班牌、閱卷分析系統等22個項目。這些項目是基於雲校、雲端一體化的模塊組合,它把信息技術內化於教育教學各過程之中,引領著教學變革,實現著教育現代化發展。

觸摸互動一體機

「我們學校在多功能廳安裝了觸摸互動一體機、展台、會議無線網絡系統與錄播系統。可以實現師生的及時全面互動,方便教師精準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實現了智能錄製、遠程互動。」他認為,多場景、多種教學模式的全自動智能化採集,既保證了教學視頻資源的充足,又真正地解放人力成本,使優質課堂教學在無需干擾教學的情況下輕鬆錄製,可全面監控課堂情況,結合動態的數據呈現,方便教學管理者日常監控,教研組課例研究。

談到智慧課堂對比傳統課堂具有的優勢。他表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行為無法回放分析、異地教學無法實現、出勤率統計方式繁瑣、學生聽課狀態憑主觀判斷、管理者缺乏有效直觀的手段來進行教學監督管理。智慧課堂是基於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真實的教學情境,結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高新技術,以軟硬一體的方式實現集中智能錄製、遠程互動以及常態化的直播錄播,為教學決策提供大數據支撐,能夠打造智能、高效的學習生態環境。

語文迎來「教」「學」革命

周雨松老師從教十餘年,一直專注小學語文教學,他也是峨眉山市「周雨松」小學語文工作室的負責人。據介紹,工作室於2013年4月經峨眉山市政府、教育局批准成立,立足學科教學本位,主張「本真語文」。所謂「本真語文」,周雨松老師解釋,即語文教學必須滲透核心價值、堅守兒童立場、揭示語言密碼、彰顯語用特質、發展言語智能。

周雨松老師介紹,工作室內,核心成員、骨幹成員、特別是年輕一批教師對智慧課堂的教學技術已經能比較熟練地運用,能夠較好地進行數據採集、多項互動、常態的直播、錄播。他們集中進行過智慧課堂教學技術的培訓,並圍繞「打造智慧課堂、促進主動參與」這一主題,持續進行教學課例展示與研討活動。

年輕教師使用智慧課堂教學技術

在周雨松老師看來,智慧課堂的應用對語文教學有很大幫助。他認為,智慧課堂注重對教育信息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教室場景需求的精準挖掘,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教」與「學」的雙重革命,有助於兒童情感性語言、實踐性語言、感悟性語言等方面的提升,可實現學生情感、語言與智慧的同構共生。

未來,他希望智慧課堂能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更好結合,為學校量身打造涵蓋課前、課中、課後,校內、校外的全場景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將教學場景與產品使用場景深度融合,實現學校高效、低成本地常態化的智慧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高位發展,教師教學技能有效提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hGbr24BMH2_cNUgid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