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園中的內容大體上就只分為三類,一類是最基本的技法學習、第二類則是會稍微拔高一點的高階技巧。這兩類的內容能夠讓大家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法,將想法付諸於實現。第三類內容就是從原理和基本知識上讓大家開拓一些思路,可以說是想法的一個來源。將這三類內容完全掌握後,做出一個很棒的模型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而在模型中無論是想法還是技巧,我們追求的無非就是細節的呈現了,通過合理的細節堆砌(沒錯,細節是需要堆砌的),將模型單體和場景的氛圍營造出來。
可以說好的作品永遠是屬於細節爆棚的作品。而細節往往在於我們較真的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並且刨根究底的去研究其中的內在原理。
很多的學園評論經常說iN將《高達模型製作技巧》搞成了一個大型科普節目,呃,沒辦法啊,要做好模型畢竟還是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畢竟,在我們的手中是要營造出一個縮小的世界的。你若不是全知全能,那你所營造出來的世界必定漏洞百出。
對於高達來說很少有人能夠近而觀之,即便是某地出現了一個1:1的高達,我們看到的也僅僅是「現實生活中製作精良的一尊雕像」。對於製作模型本身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所以對細節的營造依舊來自於我們的生活和合理的想像。這時才能出現接近於「原生態」的高達模型作品。
只可惜,對生活的觀察現在還有很多人做的不夠。所謂的營造世界的壯舉也就在細節上擱淺了。
所以在學園中近期會增加一些內容,力求簡單的還原生活中的場景細節。
今天要說的是「圍欄」,在很多場景中圍欄是一個出鏡率相當高的細節,而且對場景的分割作用十分明顯。但很多場景中的圍欄設施製作還是有很多缺失的。今天講的就是標準場景圍欄搭建方式。
通常的圍欄有各種不同的材料和材質,但在高達這種模型相對較為巨大的模型場景中,我們一般會製作這隻區域分割圍欄。圍欄比較大,但由於網格的效果並會太搶鏡頭,同時又會有比較濃重的未來風格。
這時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圍欄,圍欄主要是由欄杆、網面和線纜組成。這種簡單的元素在製作模型的過程中也是十分容易加工的。
製作圍欄杆利用鋼絲和鐵絲就可以製作,這裡需要明確一個比例問題。你的場景如果是1:100的話,那麼一厘的長度其實就相當於現實生活中一米的長度。這種換算還是蠻直接並且蠻簡單的。
由於鋼絲一般都是成卷的存放,如果想得到直鋼絲的話,則需要將鋼絲的一端固定住,然後用鉗子拉住鋼絲的另一端猛拽,這樣鋼絲就可以被抻直。
換算好長度比例後,將抻直的鋼絲剪成固定長度。
磨掉鋼絲剪切口處不平的部分。這個過程在平銼上直接磨就可以了。
如果想做得更細緻一點可以將鋼絲橫向打磨讓鋼絲由圓形變成矩形截面,不過這個操作相對的比較費時費力。
鋼絲的頂端彎折成固定角度。
有固定角度的圍欄杆則更真實一些。
在紙板上畫出圍欄的形狀。
用藍丁膠或者橡皮泥在畫好的形狀上固定鋼絲。
用這個方法可以讓鋼絲在橫向方向上保持一條直線,這個步驟很重要,不能省略。
焊接!
用焊接的方式做會更結實一些,而且焊縫的位置也更真實。
如果用膠棒來做圍欄的話——直接點流縫膠。只不過這樣做出的欄杆沒有了焊縫看起來會有那麼一點不真實的感覺。
焊接後的圍欄杆用銼刀進行打磨。磨平後和真實的圍欄在感官上是沒有差別的。
剪一塊薄鋼絲網。
在圍欄杆上塗上萬能膠,直接粘到鋼絲網上。
可以適當的在節點部分和欄杆部分補一點膠。
等膠水乾了後切去多餘的鋼網。
圍欄上鋼絲繩的製作可以使用更細的鋼絲來完成。如果要製作擰成鋼絲繩的效果則需要用一個電鑽來輔助加工一下。
將幾股細鋼絲用電鑽夾緊,抻著鋼絲低速啟動電鑽。這時鋼絲就會擰成鋼絲繩。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鋼絲也被拉直。
切適當長度鋼絲,粘貼到圍欄的頂部。
這樣一個圍欄的結構就做好了。
剩下的事情是噴漆。讓圍欄整體色澤一致。
至此,圍欄也就製作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