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開播12年,為什麼感覺沒有太多年代感?

2023-11-11     迷影生活

原標題:《甄嬛傳》開播12年,為什麼感覺沒有太多年代感?

最近,《甄嬛傳》接連上了好幾個熱搜。

什麼「果郡王口碑一夜逆轉」,什麼「甄嬛出軌是我聽過最荒謬的笑話」。

作為一部國內從來不缺的宮斗劇,《甄嬛傳》已經開播十幾年了,觀眾始終沒有「放過」它。

說是電子榨菜,吃飯背景音,其實每個人恨不得拿放大鏡摳細節。

這潑天的富貴別的劇是要不來,《甄嬛傳》是送不走。

十幾年來,模仿《甄嬛傳》的各種宮斗、宅斗劇,兩隻手也數不過來。

可非但超越不了《甄嬛傳》的地位,甚至連它的姐妹篇《如懿傳》都沒有這麼好的福氣。

為什麼大家就看不膩呢?難道過時這件事,在《甄嬛傳》這裡不存在嗎?

劇情邏輯鮮明,細節決定成敗

今年五大女刊《嘉人》11月刊拍了三位女星。

她們分別是楊冪、劉詩詩和孫儷。

這被網友戲稱為2011年最火三部清宮劇女主開會。

沒錯,說起2011年最火的三部劇,可不就是《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和《甄嬛傳》嗎?

然而要論起口碑,《宮鎖心玉》卻遠遠比不上後面兩部。

每逢冬天初雪,大家就會想起若曦,卻不會想到晴川。

若曦和純元經常夢幻聯動,也偏偏不會讓晴川加入。

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只有經典作品才會有長足影響力。

但什麼樣的作品才能稱為經典作品?首先要滿足一個條件:劇情完整,邏輯鮮明。

並且要完美符合故事時代背景。

《宮鎖心玉》在當時看可能覺得很新穎,穿越女和幾個阿哥打打鬧鬧,輕鬆愉快。

可剖析其實質,發現空無一物,劇情小兒科,邏輯嘛更是說不通。

相比較而言,《甄嬛傳》的大女主成長線十分的完整,每個時期女主的變化都可見其端倪。

甄嬛最初小女兒情態,嚮往一生一世一雙人。

在最初遇見皇上的時候,她是把這段感情當成一輩子去依賴。

她不屑於爭寵,覺得手段和容貌都留不住皇上,只有真情才能交換真心。

然而隨著沈眉莊被陷害假孕,華妃咄咄逼人,形勢所迫的甄嬛才不得不使用手段去保全自己。

這時,她還是被動的,不會主動去給別人下套。

直到她認清皇上的心,並且在宮外遭遇了一系列的打擊之後,才不得不滿懷心事重新回宮。

肉眼可見的,甄嬛在一樁樁打擊之下成長起來,每件事情都環環相扣,推動她走向必然的結局。

如果當時《甄嬛傳》的結局停留在甘露寺,她和允禮的感情上,想必這部劇不會這麼經典。

就像《宮鎖心玉》讓大清朝的阿哥隨晴川穿越回現代,還西裝革履的過上了現代人的生活那樣可笑。

正是因為編劇沒有受到影視劇環境的影響,讓人物性格和所處時代背景、環境去帶動故事繼續發展。

每個配角的舉動也都有符合邏輯的原因,不是單純為了搞事而搞事。

很多事情的轉折都出乎意料,但又情理之中,讓人找不出漏洞。

這才有了甄嬛回宮後更為精彩的群像戲份。

這樣的大女主成長線完整度非常高,跌宕起伏看來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除了大框架的走向完美之外,小細節處也可見真章。

《甄嬛傳》中處處埋下了伏筆,只等著觀眾N刷之後才能發現,甚至可以引導觀眾自行聯想。

比如果郡王被皇上賜死,果郡王府不允許有人哭喪,甄嬛自然也無法為深愛的允禮送行。

這時浣碧哀嚎之下一頭撞死,以側福晉的名義給果郡王殉情。

我們早年看這一段,只覺得浣碧情深,奈何緣淺,她愛果郡王無法自拔,不惜搭上自己的一條命。

現在再看,突然發現浣碧也是個無比聰穎又剛烈的奇女子。

皇上不允許有人為果郡王掉眼淚,她便一怒之下一頭撞死,以此換甄嬛一哭。

同時也讓整個果郡王府得以藉此發喪,順理成章。

但很多觀眾直到N刷之後才把這段劇情聯繫起來。

人物刻畫深刻,演員演技出彩

《甄嬛傳》既是大女主劇,也是一部群像劇。

尤其是,它是一部每個人物都沒有被埋沒的群像劇。

在當下的國產影視中,很難有一部劇在讓觀眾記住了主演的同時,還能記住每個主演的丫鬟。

但每個看過《甄嬛傳》的人,都記得剪秋、寶娟、流朱。

哪怕出場不過幾分鐘的汾兒,編劇都給她安排了非常完整又合理的劇情線。

再對比其他劇,為了省事懶得介紹人物,就會讓人物單薄不說,還顯得突兀。

導致整段劇情都無法合理自洽,難以自圓其說。

這樣做還有個好處就是,觀眾會在二刷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信息。

為了把所有線索聯繫起來,就會不斷N刷。

這也是《甄嬛傳》的收視始終沒有退潮的原因之一。

演員們的演技當然不甘示弱,不誇張不模仿,都有自己獨特的演法。

說到演技,甄嬛的幾段哭戲、華妃殞命、安陵容赴死都是經典片段。

但我這裡要說的,反而是不常被提起的一個片段。

那次皇上白日來找甄嬛,兩人正在閨房內聊天說笑,浣碧卻不顧其他丫鬟的勸阻,執意闖了進去。

見到皇上後,她假裝吃驚,再跪下謝罪。

當然,皇上沒有怪她,看她拿著往水盆里放荷花,還誇她雅致。

甄嬛卻察覺出了不對勁,女人的直覺告訴她,浣碧在可以勾引皇上。

但她不動神色,只是笑著掃了一眼浣碧,眼裡卻全無笑容。

這一段三個人的演技都很秒,浣碧被皇上誇獎之後的害羞和暗喜,甄嬛的聰慧和沉著,皇上明著夸浣碧實則夸甄嬛。

三人之間的氛圍暗潮洶湧,一點兒不輸嬪妃們的對峙現場。

演技是個很玄的東西,內娛有些年輕演員們以浮誇為好演技,尤其是眼神戲多有韓式演技的感覺。

這樣的演技,不出兩年再回頭看,就會有油膩過時之感。

而真正細膩沉著的好演技,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以上兩大項,都是再尋常不過的東西。

但要在一部劇中集齊,卻非常非常難。

《甄嬛傳》的好處還遠遠不止於此,它還有還原歷史的精美服化道,符合人物性格的特色妝容,不過分磨皮的濾鏡,完美的拍攝手法等等。

一部好劇的誕生是國產影視之幸,《甄嬛傳》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f6d73f76e1782155a231993df9e78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