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了!女子感覺自己「快不行了」,檢查卻說「沒毛病」?病因原來是……

2024-10-18     環球時報

本文轉自【健康杭州】;

「醫生,我經常感覺心慌、胸悶氣短

有時候感到自己快不行了

檢查出來都沒問題但還是難受,怎麼辦?」

「我最近總會感到頭暈頭痛

發抖、坐立不安,這是咋回事?」

也許,這份痛苦

不一定源自身體

總是不舒服卻又查不出問題

「背後黑手」原來是它

45歲的張女士(化名)因「頭疼、胸悶、肩頸部酸脹」來到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輾轉了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針灸推拿科等多個科室,均未發現有異常的指標,於是在心內科醫生的建議下來到了精神衛生科就診。

接診的黃程醫生在了解病史以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評估,測評結果顯示張女士的SCL-90評分: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焦慮、抑鬱的分值都大於正常範圍,SDS、SAS自評量表也達到了中度焦慮、抑鬱水平,結合檢查黃醫生考慮患者的軀體化症狀與情緒相關,便給予了一系列的藥物及心理治療。一周後張女士的軀體化症狀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們70%以上的情緒都會以「攻擊」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自身的情緒困擾。《黃帝內經》中認為「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在傳統中醫理論看來,情緒也是與我們的五臟息息相關。

黃醫生表示,像張女士這樣的患者在門診有很多,通常是看了一個又一個科室最後到精神衛生科找到病因的。在心理學上,我們將因為情緒或心理問題而產生的身體症狀或反應的現象稱為「軀體化」,最簡單的理解是:我不能對你直接說「不」,可我還是想表達,那乾脆就用軀體出問題來表達。

常見的軀體化症狀包括

神經系統:頭暈、頭痛、乏力、昏厥等。

心血管系統症狀:心慌心悸、心動過速或過緩、胸悶氣短等。

消化系統:噁心、腹脹、腹痛、腸胃功能紊亂、腹瀉等。

身體疼痛:胸痛、四肢痛、背痛、胃痛等。

如果你想要辨別

自己的身體到底受頭腦中的思維指揮

還是身體的自我來指揮

可以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剖析自己

一、壓抑,無法表達的攻擊

你的生活環境是允許自我表達還是限制自我表達的呢?

二、自我要求嚴格

經常頭疼的人,最明顯的心理特徵就是自我要求嚴格,而自我要求嚴格必然會帶來精神上的緊繃感,而當現實與預期相悖時,還會產生自我懷疑。伴隨自我懷疑而來的就會是一系列的身心症狀,疲勞感、身體疼痛、自我虛弱感……從而引發身體的疾病。

圖片來源於版權圖庫,請勿轉載

我的身體我做主!

如何遠離軀體化?

01、自我覺察

當覺得自己最近頻繁出現身體不適、失眠或莫名的焦慮緊張時,可以靜下來仔細想想:最近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是不是有被自己忽視的情緒沒有處理?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復盤問題,培養積極的思維模式,減少情緒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02、情緒調節

當覺察到負面情緒時,我們可以通過尋求親友安慰和支持、寫日記、繪畫塗鴉、做冥想和瑜伽等方式來發泄情緒和恢復平衡。

03、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過規律作息、綠色飲食以及適當的運動來提升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04、尋求專業心理支持

當發現情緒嚴重影響生活的話,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心理支持的幫助,藉助專業力量幫助維護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本期指導: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精神衛生科醫生 黃程

供稿:臨平區衛健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ed17c2167870ef8f63517157fb05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