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3個信號,寶寶的紙尿褲就該換拉拉褲了,晚了影響走路還漏尿

2022-08-04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出現3個信號,寶寶的紙尿褲就該換拉拉褲了,晚了影響走路還漏尿

隨著寶寶越來越大,會翻身、爬行以後,更換紙尿褲會越來越困難。

原本乖乖躺好的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還沒等寶媽更換完紙尿褲,寶寶就已經「手腳並用」,「逃離現場」了。

因此,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穿脫更方便的「拉拉褲」被很多家長所青睞。

不過有些新手寶媽會好奇,拉拉褲與紙尿褲究竟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該給寶寶換拉拉褲呢?

其實,拉拉褲和紙尿褲都屬於尿不濕的一種,為寶寶從紙尿褲更換到拉拉褲,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準確時間,我們應該以寶寶發出的「行為信號」來進行判斷。

什麼是拉拉褲?和紙尿褲有什麼區別?

所謂「拉拉褲」,也叫「成長褲」,與紙尿褲的作用基本一致,但在設計形式、使用方法會有比較大的區別。

一般來說,紙尿褲設計是「環貼式」的,它的腰部為魔術貼設計,兩側拉緊後粘合在前腰的位置。

這是因為小月齡的寶寶活動能力有限,在腰部設計魔術貼,一方面可以更貼合寶寶的身體,另一方面更換起來會更方便。

而拉拉褲的設計則更像是一條真正的、能拉伸、不漏尿的小內褲,當寶寶越來越大,逐漸可以站立,進行大動作能力的發育時,左右動來動去不容易被拉開,而如果我們繼續為其使用紙尿褲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大動作能力發育,也會更容易漏尿。

但也因為其設計不同,拉拉褲需要把孩子的褲子、鞋子脫掉才能更換,夏季時使用還好,冬季使用起來會不太方便。

有這3個信號,要及時給寶寶更換拉拉褲

1.寶寶翻身迅速,開始練習站立、走路

之所以會出現拉拉褲的設計,就是考慮到寶寶活動能力增強後,紙尿褲會無法適應其爬行、站立、走路等行為,可能對其大動作能力發育造成阻礙。

因此,當寶寶翻身迅速,開始大動作能力的發育,試著站立、走路時,我們就可以為其更換為拉拉褲了。

2.寶寶穿紙尿褲太小

隨著年齡增加,寶寶的身體會越來越「大隻」,即便是最大號的紙尿褲也無法穿進去,這時候就要輪到拉拉褲「粉墨登場」了。

3.更換紙尿褲有困難

寶寶小月齡的時候活動能力差,更換紙尿褲時會比較配合,但隨著月齡增加,活動能力增強,更換紙尿褲會越來越困難,如果我們每次為寶寶更換紙尿褲都大費周章,那麼也可以開始嘗試使用拉拉褲。

寶寶的拉拉褲如何挑選?

1.選尺寸

一般來說,拉拉褲分為S碼到XL碼,我們在為寶寶挑選時,要注意選擇好尺寸,尤其每個品牌的尺寸大小可能會有細微區別,如果為寶寶更換拉拉褲品牌,需要格外注意。

當寶寶穿拉拉褲時大腿或腰部有勒痕,褲襠變短或腰圍位置在肚臍眼下,尿量便量增加,偶爾外露時,就要挑選更大尺寸的拉拉褲了。

2.比較透氣性

由於寶寶活動量比較大,皮膚十分嬌嫩,所以拉拉褲的透氣性很重要。

我們在購買時,可以選擇一些輕薄透氣款,並且時常檢查是否有尿有便,及時進行更換,以免出現尿布疹,讓寶寶的屁屁保持清爽。

3.腰部的彈性和貼合情況

因為與紙尿褲的設計不同,我們在挑選時,還要額外注意腰部的彈性和貼合情況。

如果寶寶穿上以後過緊或者過松,應該考慮是否尺寸選擇錯誤,或者拉拉褲的設計存在問題,保證寶寶活動時的舒適性。

4.柔軟度

寶寶的皮膚嬌嫩,如果拉拉褲表面材質粗糙,會很容易將皮膚磨破。

因此我們應該儘量挑選材質摸起來柔軟、舒適的拉拉褲,剛開始使用的時候可以少買,或者使用試用裝,確認沒有問題後,再為寶寶長期使用。

結語:

拉拉褲和紙尿褲功能相同,但在設計形式、使用方法上有比較大的區別,我們一定要及時為寶寶更換,是否有必要為寶寶使用拉拉褲,關鍵在於是否有以上3個信號,否則穿得太早或太晚,都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是多大開始使用拉拉褲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dd1f66ceb7a263882379e6e6b9f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