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萬買性能車,本田思域Type R還是寶馬M240i,誰更值?

2023-02-01     汽車葫蘆圈

近期車迷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預算40多萬買燃油性能車,究竟是選駕駛者之車寶馬M240i(指導價41.98萬),還是JDM信仰之神本田思域Type R(指導價42萬)?關於這個問題,由於雙方陣營粉絲數量眾多,因此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這兩款性能車究竟誰更值得買呢?咱們今天就來理性分析一波,希望能對你購車起到幫助。

既然是性能車,首先就是要看看二者的性能表現究竟如何?思域Type R作為JDM情懷座駕,本身是基於普通版思域改裝強化而來的,因此擁有不錯的群眾基礎,動力方面,思域Type R搭載代號K20C1的2.0T發動機,就是本田粉絲俗稱的「紅頭機」,最大功率300馬力,峰值扭矩420牛·米,配備前橋LSD限滑差速器。

對於一台緊湊級前驅車來說,這樣的動力表現還是十分強勢的,不用擔心動力不夠用,唯一需要考慮的是能不能駕馭得住,因為300馬力對於非賽用前驅車來說基本是極限了。傳動系統匹配6速手動變速器,這就更加具備「鍵盤」屬性了,畢竟手動變速器的操控寬容度比自動變速器更廣泛,但同時也更考驗駕駛人的駕駛技巧。

再說說寶馬M240i,你可以理解它為2系中的中堅力量,性能比入門的225i強不少,但又要稍遜於M2。動力方面,M240i搭載3.0T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333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採用前置後驅布局,在車身配重以及操控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傳動系統匹配8AT變速器,官方公布的零百加速時間為5.3秒。

單從性能來看,無疑是採用前置後驅布局加3.0T發動機的寶馬M240i更勝一籌,但這僅僅只是一個維度,我們還需要綜合去考慮。

對於主打玩樂性能屬性的車型來說,車身尺寸和整備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地方,畢竟越短小,越輕的車身意味著操控越靈活。思域Type R的長寬高分別為4595/1890/1405mm,軸距為2735mm,整備質量為1430kg;而寶馬M240i的長寬高分別為4556/1838/1405mm,軸距為2741mm,整備質量為1676kg。

尺寸方面基本拉不出太大差距,但M240i為前置後驅布局,整備質量要比思域Type R高出246kg,基本意味著多出了3-4個成年人的體重,這對於激烈駕駛來說,是比較致命的,同時也會影響車輛推重比。

因此在這一環節,思域Type R可謂是扳回一城。此外,思域Type R還有一項專屬優勢,那就是在尺寸差不多的情況下,提供了更大的後排乘坐空間和後門,換言之,這是一台能夠讓四個人同時享受激情的座駕,而M240i基本只能兩個人乘坐,分享感會稍遜一籌。

當然,除了性能和操控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地方,那就是這台車本身的附加屬性。事實上,在當下還願意買性能車,或者更準確說是燃油性能車的人,他們本身在乎的就不是絕對的性能,否則大可選擇同價位性能更強、配置更高的電動車。相反,這類人更看重的是品牌的歷史沉澱以及車型的情懷屬性,性能當然也很重要,但不是最終的決定性因素。

其實同樣的道理在玩表群體中也是類似的,價格動輒幾十上百萬帶陀飛輪的機械錶,其走時精準度可能依然不如一塊幾百塊的石英表;花高價購買36000高頻機芯的人,又真的是為了追求秒針掃盤時的絲滑感嗎?並非如此,因為石英的超高頻率可以對其實現降維打擊。因此在玩表人眼中,他們更看重品牌的文化和故事,以及對機械技術的極致打磨,看時間,大部分時候只是附贈品。

玩燃油性能車的人同樣如此,相比於絕對的性能,他們其實更看重這台車本身能帶來的情懷價值。6MT、紅頭機、Type R、紐北前驅王……光這些元素加起來,就使得思域Type R擁有更高的獲得價值和收藏價值,相反,M240i雖然有著更好的車身布局以及更強的性能,但在內在層面的獲得感上,是遠遠不如思域Type R的。

寫在最後:

總結一下,本田思域Type R和寶馬M240i都是40萬左右非常棒的性能車,它們有著各自的擅長點,也能夠滿足性能控們對於駕駛的需求。當然,在終端都不加價的情況下,思域Type R有著比M240i更高的情懷屬性和擁有價值,但如果需要為了情懷加價買單,那麼M240i或許會是一個更加理性的選擇。如果是你,會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d63a95882e6fe7794b412ed25ee3d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