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這個景區,將古村打造得有聲有色,堪稱教科書典範

2022-10-17     開心菜菜慢生活

原標題:廣州番禺這個景區,將古村打造得有聲有色,堪稱教科書典範

曾經在小紅薯上看到過一片古村落,古樸滄桑的建築透著一種落寞的美,時光落在青磚黛瓦上凝聚成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我覺得照片很美,古村很美。有一天,專門駕著車去尋找這片古村落。但是,我失望了。

不到兩年時間,古村已經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豪華氣派的別墅小樓,只有偶爾一面青磚木窗彰示著村子悠久的歷史。

這讓我想起了有一個村子,為了發展旅遊,為大片的稻田弄上了稻田畫,原以為遊客會來得很多,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打臉,於是,村民在稻子剛黃的時候,便早早收割了稻子。

你覺得古村有錯嗎?村民有錯嗎?

能夠將古村經營得像番禺嶺南印象園這樣成功的,恐怕曲指可數。

2008年《南方建築》期刊上曾這樣描述過嶺南印象園:「小谷圍島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的珠江上,四面環水,是珠江上的江心洲,島上練溪村是一座濱水古村。」

很多人誤以為嶺南印象園是新造的景點,實際上卻是由練溪古村改造而成。傳言,練溪古村是香港富豪霍英東的祖上棲居地,至今還保留著霍氏祠堂。

2012年,由練溪古村改造而成的嶺南印象園正式營業,幾乎是個廣州人便都去過。

悠長的青雲巷、古樸的趟櫳門、精緻的滿洲窗,鑊耳高牆內是一排排的練溪大屋。它們還保留著50-60年代的模樣。有人說,走進嶺南印象園,便是走進了父母那一輩的生活。

典型的嶺南風格建築下,又承載著古樸的嶺南文化。嶺南印象園的主街是一排排鑊耳大屋,大屋裡展示著華僑、廣繡、嵌瓷、木偶戲、粵劇、廣府婚俗、龍舟等等本地特色文化。

每天還在古戲台上進行粵劇演出。

為了展示香港文化對內地文化的影響,還打造了一條香港街。

當然,還有極具特色的鬼馬街,幾乎就是父母那一輩的網紅店鋪。什麼理髮店、服裝店、飯店,還有各種小賣部。整個就是80後小時候的記憶。

廣州人耳熟能詳的自梳女文化、曾被無數有錢人追求的蚝殼牆、響譽世界的詠春拳......都能在嶺南印象文化園領略到其精華。

為了吸引遊客,嶺南印象園每天還會舉行雜技、舞蹈表演。

可以這樣說,嶺南印象園將練溪古村復活了。舊的建築還在,雖然古老了,但它們的精神沒有死,而是一直在傳承。

這裡還保留著練溪古村的一座座祠堂,只要根基不倒,便永遠可以找到祖先最初的時候。當然,嶺南印象園與大多數古村、景區一樣,同樣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它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前進的腳步。

2020年,經歷第二次改造的嶺南印象園再次給了人們驚喜,有許多人覺得嶺南印象園變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甚至還有了夜市經濟。白天沒有時間來玩的人,選擇了晚上來露營。而且晚上的門票更便宜。本已審美疲勞的廣州人又紛紛再次打卡嶺南印象園。

實際上,廣州有許多像練溪古村這樣的舊屋,它們不缺乏歷史,並且有血有肉,但是大多數古村卻沒有嶺南印象園這樣的好命。

有的沉淪了,淪為危險建築等著拆除,有的被改造,卻因為資金不足而半途而廢。

我始終記得一位做景區營銷的人說過的話:越折騰,越有前途。

無論是哪裡的古村,或者景區,想要走出困境,得要有一顆愛折騰的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d5e658207379c1b218475f903e23d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