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打瞌睡嗎?適當午睡對身體有害?

2024-10-30     央廣網

對於某些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午睡更令人神清氣爽的了。根據國家睡眠基金會,一個美國非營利組織,大約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每天小睡,而在一些國家——例如西班牙、義大利、墨西哥和希臘——快速午睡是一種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的文化傳統。但午睡真的對人有好處嗎?

小睡本身並沒有錯,然而白天需要睡很多覺可能表明一個人晚上睡眠質量不足。根據國家睡眠基金會的數據,大多數成年人每晚需要七到九個小時的睡眠。

如果你白天需要多次小睡,儘管晚上有足夠的睡眠機會,這可能表明你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人們在需要時小睡20分鐘,但也告誡不要長時間或多次小睡,因為它們可能會影響晚上睡得更久的能力。小睡是自然的、正常的,而且通常來說對你有好處。

華盛頓州立大學睡眠和表現研究中心主任同意,但指出午睡也可能預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如果有人有充足的夜間睡眠機會,但發現補充小睡對於保持警覺和健康是必要的,這可能表明他們的夜間睡眠不足以恢復活力。

例如,睡眠呼吸暫停是人們在睡眠期間呼吸暫停或淺呼吸的一種情況。這會導致白天疲勞,使人們更有可能在午間打個盹。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觀察性研究發現,除了充足的夜間睡眠外,更頻繁地小睡的人在觀察性研究中死亡率更高。一項2019年的研究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現白天小睡與夜間睡眠超過6小時的人發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但與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無關。

如果夜間睡眠因其他原因而受到限制,例如偶爾因工作而打擾夜間睡眠,那么小睡通常是一件好事,並且可以恢復活力,然而,睡眠過多似乎是有害的。這被稱為嗜睡症,一種過度睡眠或過度嗜睡的神經系統疾病。

1、午睡有什麼作用?

睡眠,無論時間長短,都能為大腦提供一個冷靜期。腦電波的電活動會發生變化,甚至可能會出現毒素潮紅,這在較長的睡眠期間可以看到。

2019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睡眠期間,大腦使用腦脊液(一種在大腦和脊髓內部和周圍流動的透明無色液體)和血液的混合物來清洗自己。這個過程被認為可以去除白天在大腦中積聚的毒素和廢物蛋白質,從根本上讓大腦在醒來時煥然一新。

此外,2021年發表在《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下午小睡可以在小睡後大約兩個小時內提高認知能力和警覺性。特別是,在提高認知能力方面,午後小睡往往更有效。

2、你應該睡多久?

雖然小睡可以恢復體力,但根據小睡的原因,它們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英國拉夫堡大學心理學名譽教授。

例如,當人們不一定感到睡眠不足或疲勞時,小睡仍然可以促進健康。可以稱這種行為叫「有胃口的午睡」。另一方面,當一個人睡眠不足時,「補償性小睡」可以幫助重新校準一種叫做腺苷的分子的水平。較低的腺苷水平可促進警覺性,而較高的腺苷水平可促進嗜睡。

雖然有些小睡是有益的,但其他小睡會讓人們感覺很不新鮮。這被稱為睡眠慣性,一種認知能力受損的生理狀態,可能在夜間睡眠和小睡後立即發生。

從任何睡眠期醒來後,都會出現暫時的昏昏沉沉、迷失方向和警覺性下降,需要一段時間——通常是15分鐘左右——才能消散,當人們有時間讓睡眠惰性過去時,這通常不是問題,但對於那些隨叫隨到或需要在醒來後立即保持最佳警覺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個問題,午睡的人通常就是這種情況。

對於長期失眠的人,睡眠慣性會使症狀惡化,不建議他們參加白天的午睡。對於那些沒有慢性失眠症的人來說,小睡30分鐘以下往往不太可能導致睡眠慣性。

當一個人的睡眠時間超過30分鐘時,他們更有可能進入更深層次的睡眠。與睡眠慣性一樣,在這些階段醒來也會讓人感到昏昏欲睡、昏昏欲睡、迷失方向和困惑,因此在下午3點之前睡20分鐘左右是最理想的,再晚一點可能會影響夜間睡眠。

但「30分鐘或更少」並不是硬性規定。

在某些情況下,大約1.5小時的更長時間小睡也可能是有益的,這段時間可以讓身體在睡眠的各個階段循環,避免打斷深度睡眠。這種較長時間的小睡可能對急救人員和輪班工作人員特別有幫助,因為他們試圖避免疲勞並不得不應對機會減少的情況為了充足的睡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c83740e09ed55feed45e095c55e81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