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智能化武裝到牙齒,海獅07 EV要價18.98萬元

2024-05-11     雷科技

客觀來說,在比亞迪的產品體系中搭載DM-i混動系統的產品是無可辯駁的王牌,而純電產品雖然銷情不錯,但存在感並不是太高。尤其是來到20萬元左右,比亞迪需要的不只是強力的產品,更是強力的平台。

2021年發布的e平台3.0有著非常先進的電子電氣性能,但無奈在如此內卷的市場中開始顯得有心無力。為了進一步提升競爭力,e平台3.0 Evo應運而生,從命名來看e平台3.0 Evo只是在原有平台上的進一步強化,而非全新的平台架構。好消息是,憑著這些新的能力,足以讓搭載該平台的產品擁有不錯的競爭力。

是的,我說的就是在北京車展上正式亮相,在5月10日晚正式上市的海獅07 EV。

作為比亞迪海洋網產品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比亞迪海獅07 EV集成了比亞迪電動化核心技術,尤其是e平台3.0 Evo的加持使其在20萬元左右的價位上擁有相當突出的性能參數,一下子將過去比亞迪純電動產品參數指標優勢不足的情況扭轉。

最重要的當然是售價,比亞迪海獅07 EV的起售價為18.98萬元,頂配售價為23.98萬元,再配合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權益,它會是錯位對抗特斯拉Model Y、問界M5和理想L6的重要選手。

新平台賦能,過去短板悉數補齊

e平台3.0 Evo是海獅07 EV的靈魂所在,隨著平台的升級,新車也獲得了更多的「絕技」。

先來看e平台3.0 Evo的五大特徵:基於CTB技術的整車安全架構技術集群、十二合一智能電驅技術集群、智能寬溫域高效熱泵技術集群、全域智能快充技術集群和智能運動控制技術集群。

不同的集群下包含了一些新技術,從而影響到海獅07 EV的基礎參數。比如「十二合一智能電驅系統」讓海獅07 EV的電機轉速可達23000rpm,成為量產電機轉速之最。作為對比,小米SU7目前量產電機最高轉速是21000rpm(V6S),而華為車BU提供的量產電機DriveOne最高轉速則是22000rpm。

更高的轉速一般意味著更強的加速性能、極速能力,不過比亞迪這裡有些保守,海獅07 EV全系最高車速「僅」為225km/h,但考慮到其城市、家用SUV的定位,也已經足夠。

電控的升級也是e平台3.0 Evo的重點之一,新一代智能寬溫域高效熱泵系統、智能雙環流電池直冷直熱技術、電驅高效復合溫控系統等共同為海獅07 EV帶來了更好的電池工作環境,尤其在氣溫較低的場景中,仍能保持電池能有不錯的表現。

比亞迪這裡也給出了詳細的數據,海獅07 EV的低溫續航里程提升了45km,常溫續航里程可提升60km,雖然看似不多,但以純電動車的角度來看其實幫助不小。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充電性能,海獅07 EV的亮點在於全域智能快充技術,官方表示無論使用何種充電樁(公共直流樁or公共超充樁)都可以實現大功率充電,最大充電功率可達240kW。此外,基於智能升流快充、智能末端快充等技術海獅07 EV在整個充電過程中都做了時間優化,其中從10%充電至80%耗時25分鐘,更重要的是最後的20%電量,能夠從過去的30分鐘大幅縮短至18分鐘

個人認為,這會成為比亞迪「雙槍快充」之外的又一個充電亮點,在已經升級至全棧800V架構的前提下,充電速度的提升進一步補齊了產品的短板。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最低配550標準版依然是400V架構,從610長續航版本開始才是800V架構,可以理解為一種差異化的打法,也變相提升了610長續航版的吸引力(二者之間的價格只差1萬元)。

此外,海獅07 EV是海洋網中首款同時支持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雲輦-C底盤的產品(僅限550四驅智航版),而且全系標配FSD可變阻尼減振器,可見底盤這一塊的用料還是非常下本的。有的朋友見到這樣的配置會想起新款騰勢N7,在這裡小通也可以不避諱地說,海獅07 EV或許就是要打造成騰勢N7的下位替代,用更具個性化的設計和更高的性價比吸引用戶。

把海獅07 EV看作是騰勢N7的下位替代,還可以從支持「天神之眼」智駕系統上說開去。

智能化下放,純電動車要成新引擎

海獅07 EV是海洋網首款支持「天神之眼」智駕系統的產品,甚至上也是目前首款非騰勢品牌,支持比亞迪高階智駕的車型。

據介紹,海獅07 EV所用的智駕平台是比亞迪DiPilot100,顧名思義其平台算力為100Tops,所以做城區智駕目前還有困難,但實現高快智駕可是綽綽有餘。基於這一套平台,海獅07 EV基本能做到「行泊一體」,不過功能體驗比較基礎,除了智駕只能在高快速路上使用外,自動泊車的應用場景也相對簡單。

換言之,海獅07 EV所使用的「天神之眼」智駕系統並不完整,畢竟有騰勢N7在,還是要考慮到品牌、產品檔次之間的差異。但總體來說,這會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比亞迪終於在20萬元左右的產品中下放高階智駕能力,無論是對於提升產品競爭力還是提升用戶認知,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座艙方面,海獅07 EV所用的座艙平台為DiLink100,座艙晶片是一顆6納米晶片。按照此前的命名規則,DiLink100意味著在內部跑分中達到100萬分,所以這一套平台可視為中等偏上的水準。

在現場比亞迪也介紹了海獅07 EV座艙的一些新變化,比如交互介面的重新設計、更好的語音助手等,只可惜比亞迪並未提及類似「座艙大模型」這種時髦科技,所以我認為在座艙的交互體驗上,應該還有提升空間。

綜合來說,海獅07 EV的智能化味道的確重了很多,尤其是智能底盤和智能駕駛這兩方面提升非常大,差不多可以認為是「騰勢N7青春版」。

這種產品思路,放在一款20萬元級別的比亞迪SUV上顯然意義重大,我們可以從中見到比亞迪重新定義市場的決心,且要以比亞迪擅長的智能化來做抓手。客觀來說,海獅07 EV這樣的比亞迪產品出現在市場上,必然會引起行業的新一輪內卷,尤其是高階智駕的下放會變得更加迅速。

而隨著海獅07 EV的到來,不光能極大地補充海洋網的產品線,也能更好地組成比亞迪的產品矩陣。正如開頭所說比亞迪的純電動車一直存在感不高,是因為電壓平台、充電能力和智駕智能方面表現不算出色,但現在有了海獅07 EV這樣的手牌,純電動車很有可能會成為比亞迪另一條增長曲線。

2024年,AI大模型加速落地,汽車成為黃金場景,「下半場是智能化」成為業界共識。

4月25日,北京車展成為新能源車走向下半場的分水嶺,智能化成絕對主角、國產品牌強勢崛起、企業家「新車模」成風景線,燃油車、合資車、洋品牌、功能車徹底落寞。

車展期間,雷科技旗下「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新媒體電車通派出豪華報道團前往北京,進行了系統的一線專業深度報道,一共輸出8條視頻、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內容,全網收穫百萬+閱讀,斬獲多篇微信10萬+爆款(真實流量),在行業專業媒體引發較大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a8efeae7783aab585a5fe47137d06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