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付隱身戰鬥機,已經成為美國空軍目前最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儘管美國空軍正裝備越來越多的隱身戰鬥機。很多跡象顯示,美國空軍在繼續依靠機載雷達和數據鏈為戰鬥機提供周邊態勢感知能力的同時,也在向俄羅斯等國學習,為戰鬥機增加光學探測能力:相比俄羅斯,目前美國空軍裝備的大部分戰鬥機(F-35除外),都沒有類似能力。
近日,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第411測試和評估中隊的1架F-22戰鬥機被發現攜帶了1款特殊的隱身吊艙,誰也不知道這款隱身吊艙究竟有什麼用,不少分析人士推測這款隱身吊艙與提高F-22的光學探測能力有關,但並未在其上發現光學窗口,而另一些分析人士則認為,這款吊艙或許與提高F-22戰鬥機的電子戰能力有關。
儘管美國空軍已確定,由於居高不下的飛行成本和越來越困難的零部件供應,將在大約10年後退役F-22戰鬥機,屆時第六代戰鬥機也將開始服役,但依然投入了巨大資源對F-22進行升級。其中一項,就是為F-22增加光學探測能力,實際上,早在設計階段,F-22就規劃了光學探測系統,並為其保留了內部空間和支持系統,但最終因多種因素沒有安裝。相比之下,現役的F-15和F-16則只能通過攜帶「軍團」吊艙來獲得光學探測能力,這款新的隱身吊艙,是不是就是在儘可能保持F-22隱身優勢的同時,讓其獲得光學探測能力?為何不直接為F-22安裝內置式光學探測系統?
儘管空戰能力更強,但F-22在電子戰和周邊態勢感知能力方面,要弱於具備後發優勢的F-35,此外,F-22在與其他機型進行信息共享的時候,也存在諸多困難,甚至必須使用數據轉換中繼飛機,很難與其他機型配合作戰。這款新的隱身吊艙,是否就是為了彌補F-22的這些嚴重短板?
很多F-35飛行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透露,隱身的確很重要,但如果要在隱身與態勢感知能力之間做選擇的話,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具備更強的態勢感知能力,能夠幫助飛行員決定是否交戰以及選擇最佳交戰方式。隱身只能讓對方無法有效發現自己,但更強的態勢感知能力,才是獲取勝利的最大助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a6568a666e93972687d430e898e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