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學有多強?4校友連續3年斬獲這個大獎

2019-09-06     科學網

作者 | 李晨陽

北京時間9月5日晚11點,有著「科學界的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公布。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朱歆文因其「在算術代數幾何中做出重要工作」獲得新視野數學獎。

朱歆文是北大數學科學學院2000級本科生。早在2017年,兩名中國數學家惲之瑋和張偉就曾攜手獲得2018年度新視野數學獎。

許晨陽則在2016~2018年間連續斬獲了拉馬努金獎、未來科學大獎以及2019年度「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

而他們也都從北大數學科學學院走出。這意味著北大校友已連續3年斬獲備受關注的數學新視野獎。

北大數學牛人有多少?都獲得過哪些重要獎項?下面是具體盤點。

朱歆文

2000級北大數學學院本科生。

曾在哈佛大學任教,目前任加州理工學院教授。2013年被授予2013-2014年度美國數學學會百年紀念獎學金。近日剛剛獲得2020年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

朱歆文主要致力於幾何表示理論的研究,尤其幾何朗蘭茲綱領方面。

他研究了環路群的旗流形的幾何和拓撲性質,並把幾何朗蘭茲綱領理論應用到了算術幾何領域,做出了重要成果。

惲之瑋

2000級北大數學學院本科生。

曾任史丹福大學副教授、耶魯大學教授。2018年起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2012年因其在「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等方向諸多基本性的貢獻」榮獲拉馬努金獎。2017年獲得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

惲之瑋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幾何表示論,該領域立足幾何,通過幾何表示,進一步揭示其與代數幾何、數論、拓撲等數學主幹分支間的聯繫。

他在博士後階段就解決了例外李型單群的反伽羅瓦問題,可謂該領域近20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張偉

2000級北大數學學院本科生。

2015年被哥倫比亞大學破格聘為數學系終身教授。2010年獲得過拉馬努金獎,2016年獲晨興數學金獎。

其中,晨興數學獎被譽為「華人菲爾茲獎」,是華人數學領域的最高榮譽。

張偉在數論、自守形式、L函數、跡公式、表示論和代數幾何等數學的廣泛領域,作出了影響深遠的貢獻。

袁新意

2000級北大數學學院本科生。

2012年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008年至2013年擔任克雷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系教授。

2008年博士畢業那年,成為第一個獲美國克雷研究所研究獎的華人。

袁新意的研究包括Arakelov geometry、丟番圖方程、志村簇和自守形式,尤其是算術交叉理論、代數動力學、丟番圖方程和L函數的特殊值。

有趣的是,張偉、袁新意、朱歆文和惲之瑋都是北大數學科學學院2000級的校友,他們多年保持的良好友誼早已成為一段佳話。

惲之瑋和朱歆文研究代數幾何,袁新意和張偉則長於數論。4位年輕數學家利用背景一致、各有所長的優勢,開展了高質量的長期合作。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張壽武曾評論道:「張偉、袁新意、惲之瑋、朱歆文等,可以對數學作出劃時代的貢獻。他們合在一起,應該是中國數學的未來,他們肯定會做得很好。」

除了傳奇般的「2000級」外,北大數學學院還孕育了很多聲名卓著的優秀人才。

許晨陽

1999級北大數學學院本科生。

在短短5年內就連續取得了北大的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2008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之後進入猶他大學工作一年。

2012年回到北京大學,並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現在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任教。

2016年獲得拉馬努金獎,2017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2018年獲得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

許晨陽在雙有理代數幾何學上發展了極為可觀的理論和突破性技術,解決了代數幾何學中很多不同領域的重要問題。

劉一峰

2003級北大數學學院本科生。

2012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2012年至2015年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2016年至2018年在美國西北大學任教,2018年8月加入耶魯大學,任數學系副教授。

2017年獲斯隆研究獎,2018年獲得拉馬努金獎。

劉一峰的研究方向為數論、自守形式與代數幾何。

當然,除了迅速崛起的「黃金一代」,北大數學系還走出了很多大牛,比如1978級本科生張益唐、1982級碩士生田剛、1984級本科生張平文……

由此看來,被譽為「1號院系」和「北大四大瘋人院」之首的北大數學學院果然名不虛傳。

科學突破獎:又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由謝爾蓋·布林,普莉希拉·陳和馬克·扎克伯格,馬化騰,尤里·米爾納和茱莉亞·米爾納,以及安妮·沃希斯基贊助,現已進入第8個年頭。

突破獎每年都會表彰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成就。突破獎也被稱為全世界最慷慨的科學獎,單項獎金為300萬美金。

此外,6個新視野獎頒發給12位處於職業早期階段的青年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YU9Cm0BJleJMoPMrF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