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能成為人類的新家園嗎?答案很殘酷,在上面人類只能活幾小時

2020-06-09     小花的科技屋

原標題:木星能成為人類的新家園嗎?答案很殘酷,在上面人類只能活幾小時

審核:小文

引言:木星比地球大很多,它或許還儲藏著大量自然資源,未來若能搬移到木星上,是不是就能完美解決用地緊張、資源匱乏等問題?科研人員笑稱想像很豐滿。

眾所周知,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大水球,它不僅儲有豐富液態水資源,同時還擁有廣闊的土地與數不勝數的自然資源,不管是從星球物質組成還是從星球環境發展的角度來看,地球都是星系中的佼佼者,太陽系內幾乎沒有能勝過它的星體。

雖然地球廣大且遼闊,總面積達510067860平方公里,但地球人口已超過70億,而且,地球除孕育著人類,還孕育了其他生物。所以,從平均分配的角度來看,地球其實並不寬闊,反而十分渺小。暫不論除人類以外的生物,僅以人類為例,目前,全球人均土地占有面積不足1公頃。

面對日漸擁擠的星球,科研人員在感到開心的同時也感到些許擔心。從表面上來看,地球孕育著大量生命,地球生命種類越來越豐富,這是許多星球夢寐以求的事情,畢竟就如今情況來看,僅有地球孕育了生命,其他星球皆呈現出一派荒涼、沉寂的模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地球總面積是有限的也是固定的,它無法隨生物數量增多而增大。同時,地球儲備的資源亦是有限的,多種原本儲量豐富的不可再生資源在人類的耗用下所剩無幾,有些資源甚至已枯竭。從長遠來看,地球或許無法長期擔當如此沉重的養育重任。

面對嚴峻形勢,科研人員並沒有退縮,反而勇往直前,一直遊走在宇宙內為地球找尋幫手。經過幾輪尋找,一顆巨大的氣態星體走進了科研人員的視線里,它是太陽系的最大行星——木星。未來,在技術的支持下,若能登陸木星,人類將過上怎樣的生活?人類是否會更加喜愛與依賴木星?

看到這個問題,不少不了解木星的朋友或許覺得搬到木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木星比地球大許多,若在木星上生活,應不需要再為土地發愁。同時,在擁有更廣闊土地的情況下,人們也能種植與培育更多食物,如此便能品嘗與享受更多美味食物,生活滿意度與幸福度將會不斷上升。

但是,事實上,在木星上生活真的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嗎?首先,通過幾組數據來看看木星與地球的差異。第一是星球面積,木星的直徑約是地球的11倍,那麼它的面積便約為地球的121倍;第二是星球質量,木星的質量超過地球質量300倍;最後是星球體積,木星的體積至少為地球的1300倍,若能適應木星環境,遷移到木星生活的確能讓我們擁有更多活動與發展的空間。

可是,人們常說,「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暫不考慮其他因素,光是氣態表面這一困難便足夠考驗人類。退一步來說,哪怕木星不是一顆氣態星體,它與地球一樣擁有著岩質表面,人類其實也難以生存。從星球重力加速度的角度來看,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不到10米/平方秒,而木星的重力加速度接近25米/平方米,約是地球的2.5倍。這表明,若在木星上生活,在不背負任何事物的情況下,一位體重100KG的地球人從抵達木星時起,他相當於需時刻背負重量達150千克的重物,這一情況主要是由重力加速度造成的。

除重力加速度外,大氣壓的差異亦是讓人難以承受。如果真的幸運地登上了木星,在重力加速度、大氣壓等因素的壓迫下,人體最多能支撐10天。所以說,木星並不適合人類,人類應另尋合適居所,看到此,你有什麼想法與感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VTulnIBd4Bm1__Yhr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