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銘記!這面受閱戰旗英雄部隊曾為解放鼓浪嶼付出重大犧牲

2019-10-29     清朗天空

在今年國慶大閱兵中

由百名戰旗手組成的戰旗方隊

以磅礴的氣勢通過天安門廣場

與廈門歷史緊緊相連的

「濟南第二團」戰旗

「大嶝島戰鬥模範連」戰旗

進入戰旗方隊接受檢閱

其中

「濟南第二團」戰旗

屬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

這面戰旗代表的英雄部隊

為了解放廈門鼓浪嶼付出重大犧牲

先烈們視死如歸、浴血奮戰的精神

被廣為傳頌

「濟南第二團」戰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解放鼓浪嶼

團長壯烈犧牲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在鼓浪嶼不僅修築了鋼筋混凝土的永久工事,同時還配備各種先進武器裝備,並有海、空軍火力支援,形成要塞式環形防禦體系。1949年10月7日,蔣介石親臨廈門,吹噓廈門防禦「固若金湯,守三五年不成問題」。

10月15日黃昏,解放廈門的戰鬥首先在鼓浪嶼打響。擔任主攻的「濟南第二團」從海滄灣起航,沖向鼓浪嶼。為了保護鼓浪嶼建築群,攻擊部隊主要以步兵輕武器進行作戰。

解放廈門戰鬥場景

在兗州戰役中被授予「青年戰鬥模範班」榮譽稱號的「濟南第二團」一連八班最先搶灘登陸,遭到國民黨軍猛烈的火力攔截,在與敵激烈的交戰中,八班全班壯烈犧牲。

副團長田軍率一梯隊一營前進,航渡中船隻被敵炮彈擊中,整個梯隊船隻被風浪衝散。最終,他率二連一排在鼓浪嶼西南山腳下抵灘。經過灘頭岸邊反覆廝殺,一排排長、副排長和戰士大多壯烈犧牲。

解放廈門戰鬥場景

「濟南第二團」團長王興芳,被敵人炮火擊中,王興芳身負重傷,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年僅38歲。

漳廈戰役發起前夕,他妻子身懷六甲,他向戰友交代,請轉告妻子:「如果這次戰鬥回不來,請她回老家生活,好好把孩子養育成人,做一個對新社會有用的人。」王興芳還向他的戰友交代:「鼓浪嶼一戰,如果我犧牲了,請把我埋在鼓浪嶼山上,面向台灣,讓我看著台灣解放。」

如今的鼓浪嶼英雄園

10月17日凌晨3點

「濟南第二團」勝利登上鼓浪嶼,追殲殘敵

至上午8時,完全攻占鼓浪嶼

為此,「濟南第二團」付出了重大犧牲

飄揚70餘年

戰旗永不褪色

「濟南第二團」前身為膠東軍區特務團,在解放戰爭中為解放濟南建立了特殊功勳,被中央軍委授予「濟南第二團」榮譽稱號,成為全軍三個在解放戰爭中直接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的團隊之一。

無論是在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還是全面建設的和平時期,抑或在改革強軍的新征程上,這個英雄團隊「臨危不懼的膽魄、雷厲風行的作風、一往無前的勇氣、敢打必勝的殺氣」代代相傳,成為部隊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今年國慶閱兵首次設置戰旗方隊

「濟南第二團」戰旗所在部隊中士潘金濤

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

「我負責擎執的『濟南第二團』戰旗,是因為濟南戰役而被授稱。『濟南第二團』所在部隊參加過漳廈戰役、東山保衛戰,與漳廈關係十分密切。觸摸著這面旗幟,我覺得特別親切和溫暖。」潘金濤說,「我覺得,我扛起的不僅是一面旗幟,還有責任和榮譽。」

當潘金濤手持紅色戰旗,與隊友乘車經過天安門廣場時,心中激情澎湃,「這是百面戰旗首次飄揚在天安門廣場,它們也會永遠飄揚在我的心靈最深處。」

「濟南第二團」授稱70餘年

經歷5次編制調整、3次換裝轉型

依然固守海疆、保衛祖國

用鋼筋鐵骨和青春熱血

鑄就了新中國的堅強國防

守護著億萬人民的幸福安康

「濟南第二團」官兵參加登陸作戰演習

天安門廣場

受閱部隊中戰旗方隊鮮紅戰旗格外顯眼

「濟南第二團」榮譽戰旗

更是讓廈門人民感到無比親切與自豪

這支光榮的部隊

為解放廈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值得所有廈門人銘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Rw0GW4BMH2_cNUgHL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