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縱」品牌如何滿足消費者的訴求

2019-07-24     功能食品配料

面對多變的消費者市場,主打「放縱」定位的食品和飲料品牌必須應對新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消費者正在計劃的放縱時機、政府的強化監管,以及正在經歷的創新界限的模糊化——不僅指品類和品類之間的模糊化,也指整個行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隨著移動電子設備,比如智慧型手機等新技術的出現,消費者對自己的消費習慣有了更大的掌控,並制定了更有規律的日常安排,「放縱」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有計劃。如今,消費者面臨的產品選擇十分廣泛,對健康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以新技術滿足對「放縱」的需求,迫使品牌需要找到新的方法來滿足「消費者在哪兒,我們就在哪兒」。

社交帶來的放縱式體驗

歐睿(Euromonitor)全球食品飲料主管Michael Schaefer表示,放縱的產品不僅需要相互競爭,還需要在更廣泛的注意力經濟中展開競爭。他將這個問題與消費者通過智慧型手機不斷保持聯繫的心理效應聯繫起來。過去,消費者可能會通過酒精飲料、蘇打水或巧克力棒犒勞自己,但現在,通過社交媒體他們同樣獲得了滿足感。

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獲得有關健康的信息,這也使得消費者在飲食上更加挑剔,從而導致消費者在制定額外的消費計劃時,可能會選擇體驗式的消費(比如直接去釀酒廠),而不是傳統的放縱形式,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喝啤酒。

另外,社交媒體的公共性質也讓更年輕的消費者對放縱更加謹慎,尤其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他們將不再沉溺於社交媒體。或許這是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在公共場合買醉後,社交活動中的這些「不雅」照片會在網上傳播,其可能的後果是對社交和職業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

為監管環境趨緊未雨綢繆

電商的興起也是導致消費者衝動購買減小的一個因素。歐睿去年對3000名消費者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23%的消費者表示他們經常衝動消費,該比例低於2013年的28%。的確,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公開化,這一事實無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並且它將繼續發揮作用。

雖然消費者的習慣正在改變,但品牌也需要為不斷強化的政府監管在放縱產品中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而做好準備。Schaefer表示,食品和飲料公司應該從煙草行業中汲取教訓,並指出政府現在可以質疑某些行業是否有權從產生健康風險的產品中獲利,比如煙草行業和含糖軟飲料。

美國的碳酸飲料稅一直存在爭議,而且僅限於某些城市,但自2018年1月起,菲律賓,英國,法國和南非都在全國範圍內製定了糖稅。因此,企業應將目光投向巴西等新興市場。過去幾年,巴西通過將加工食品和CSDs作為目標,對食品和飲料實施了更嚴格的監管——作為北美監管未來走向的指標。

市場新玩法:跨渠道

然而,儘管傳統放縱產品的市場變得越來越難以駕馭,但解決之道可能在於創新。隨著企業推出不符合標準細分或包含跨類別延展的產品時,產品品類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Brew Dr.康普茶的製造商Townshend's Tea,其最初是一家茶葉店,後來進入CPG零售市場。Brew Dr.中使用了康普茶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過量酒精。該公司還運營著一家烈酒公司,在食品服務、RTD飲料和酒精之間進行著跨渠道的市場玩法。


圖片來源: Brew Dr. Kombucha官網

合法大麻的無限可能

對於放縱產品,大麻賦予了這類產品更大的自由,產品生產商在各種不同的放縱品類上進行著產品創新。歐睿預測,全球合法大麻市場將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660億美元。

總的來說,品牌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即要始終遵循「消費者在哪兒,我們就在哪兒」,這包括跨渠道策略,其中包括與拼車業務、共享租賃、餐包、美食館、以及下一代自動零售領域的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藉助他們的優勢,品牌可以更好地將產品呈現給消費者。儘管電子商務在重塑CPG領域中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諸如優步(Uber)和愛彼迎(AirBnB)等這樣的公司為品牌提供了新的機遇,並在消費者最有可能需要放縱的時候找到他們。

不論是你我,還是廣大的消費者,放縱的想法始終存在,或許這種跡象還不明顯,但是它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只是在潛移默化的移動中,這需要企業用心去感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Py3K2wBmyVoG_1Zdu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