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初心使命|用創新思維做好基層黨建的於樹中

2019-10-25     石家莊日報

作為百姓身邊的「好鄰居」,河北365集團經營的24小時營業便利店遍布省會大街小巷,「好鄉親365」實體店也覆蓋河北省廣大農村地區。跨區域廣、人員分散,看似是基層黨建的難題,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於樹中創新思維,將門店作為搞好黨建工作的著力點,探索「黨支部+網際網路+實體店+電商物流+新農民課堂」的模式,通過「旗幟電商365」項目實施生活服務下鄉、科技文化下鄉、普惠金融下鄉和農產品進城,力求支部盡責、企業盡力、農民受益。

在鹿泉區下聶莊村,鄉親們每到農閒的時候,經常到村裡的小廣場散步,那裡的電子屏上滾動播發著當天的新聞和有關三農政策的要聞。村民敦寶娥經營的「好鄉親365」小超市就在廣場邊上,她每天和鄉親們一起邊看邊聊。

「有了黨組織領路和企業支持,老百姓致富摸著門路了。就拿我這小店來說吧,收入比原來翻了好幾倍。」敦寶娥經營的「好鄉親365」實體店便是其中的一環。藉助企業線上平台和線下用戶的豐富資源,她的小店成為村裡土特產進城的中轉站。

黨建工作如何依託實體店開展呢?對於角色定位,於樹中這樣解釋,「這當中,村黨支部是『協調員』,負責摸清農民需求並與河北365集團對接,在場所建設、人員聯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我們是『技術員』,負責改造升級各村的『好鄉親365』實體店,通過加強培訓、財力及技術支持等,引導農民認識電商、使用電商。農民是『學員』,負責學習優化種植結構、對接市場需求,提高農業和特色產品附加值。」

在鹿泉區下聶莊村「新農民講習所」牆上,記者看到了下半年的培訓計劃:生態觀光旅遊項目開發、農產品如何搭上電子商務快車、古鎮開發帶來的新商機……

「黨的十九大報告說得明白,要把企業、農村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於樹中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新農民課堂」不僅廣泛宣傳黨的富民政策,還作為遠程教育平台,通過連結國家、省、市的科技資源,對農村經濟組織和農村創業者進行點對點培訓。

旗幟電商365工程項目,一方面將電商服務下沉至鄉村,通過完善的流通和末端配送渠道,使網絡購物的便捷惠及更多農村消費者;另一方面開展生產生活服務、科技文化、普惠金融下鄉和農產品進城「三下鄉一進城」活動,廣泛宣傳黨的富民政策,把服務送下去,把農產品提上來。

在於樹中的引領下,「旗幟電商365」工程已全面推開,項目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已拓展出農產品銷售、特色旅遊開發、特色餐飲經營等服務項目,僅在鹿泉區就先後形成北鮑莊葡萄、鄧村中華鱉、北薛莊石榴等10餘個種養殖專業村,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還為種植戶年增加收益近10%,展示出堅持黨建守正創新的巨大發展潛力。

河北365集團從最初1家便利店發展到1600多家實體店,成為京津冀地區實體服務網點最多的現代流通企業。「沒有黨的指引就會迷航,發展方向和動力融在黨建中,國家強大企業才能專心發展。新時代做好非公黨建,企業才能成就大作為。」於樹中說,永遠跟黨走,感黨恩,才能真正實現把個人追求、企業追求和社會責任統一起來。

記者│焦莉莉

編輯│陶 陶

審核│劉寶芝 馮金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PPVAm4BMH2_cNUgoq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