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é的小豬包Drew知道吧?不管專柜上新什麼款式,永遠擺在C位。
Faye更不陌生吧? 那幾年大街上,簡直走兩步就能看見一個!
然而設計出這兩個爆款包的人, Clare Waight Keller,最近被炒魷魚了
她11年去了 Chloé,呆了六年,17年跳槽去了 Givenchy當 創意總監,但前段時間正式宣布離開 Givenchy,才工作3年就下崗,連一屆奧林匹克都沒呆夠。
她在Chloé當創意總監的時候,設計的那些波西米亞荷葉邊小仙女裙,和彩虹晚霞針織毛衣,估計你也都見過。
唐嫣和楊冪都穿過。
不誇張的說,每年的Chloé by Clare Waight Keller估計都是喜歡夢幻仙氣風格的女生們在時裝周最期待的秀之一。
她讓Chloé從一個小品牌直接跳級衝到4億美元的年銷售額,在離開前一手把Chloé奶上了當年集團第一最賺錢的優等生位置。所以,這麼牛叉的設計師怎麼換到Givenchy就不靈了呢?
據《T Magazine》採訪說,Clare Waight Keller一開始去Givenchy面試感覺是抱著五年八年的雄心壯志去的,自己還帶了一本150頁的提案書和50張設計圖。
老闆直接拍板說你不用考慮錢,放手去做就行。甚至砸錢重啟Givenchy沉寂多年的高級定製系列都不帶猶豫的,完全是親女兒。
Clare自己也很給力,不僅回回交出的都是滿分答卷,並且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先代的配方,把Givenchy的仙裙變得既優雅矜貴又現代摩登。
相比之下,同一個集團同樣做仙裙的Dior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最初的待遇就沒那麼好了。
前些年的迪奧紀錄片《Inside Dior》里,時任Dior總裁的Sidney Toledano提到他最初找上Maria Grazia Chiuri的時候,只是想讓她來設計設計包袋,完全沒有請她做設計總監的意思。
甚至Maria Grazia Chiuri在Dior發布第一場秀的時候,據《BoF》報道說,坐在第一排的客人們都在竊竊私語一句話:Dior選錯了設計師……
但結果,Maria年年都被吐槽設計的衣服又土又丑,堪比阿依蓮,卻毫無被炒魷魚的意思。
Dior Spring 2019
為啥?簡單來說就是:設計夠親民。銷量擺在那。
從時裝周街拍到代購網紅款,試問哪個追時髦的姑娘沒試過手挎Dior馬鞍包和刺繡Tote,穿著「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T恤配網格紗裙?
英國奢侈品百貨Harrods的女裝部門總監Maria Milano在《Vogue》採訪里就提到說,不僅穿的人多,Maria還會專門為買手們單獨設置showroom來推銷設計。很懂怎麼商業化。
據奢侈品分析師Mario Ortelli統計,Dior在2019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63億歐元,預計在2025年能達到90億歐元。
明白之後再拉上去看一眼Givenchy你就懂了,Clare那些華貴又夢幻的仙裙,普通人夠不著。
Givenchy Spring 2020 Couture
即使她手下的Givenchy成衣,你也幾乎看不到什麼大logoT恤牛仔褲人手一個包的畫面,都是線條克制,設色高級,簡潔優雅,每個人都仿佛在奔赴一場晚宴的路上。
成衣都美成高定,當然價格也很美就是了。
Givenchy Fall 2019
Givenchy Fall 2020
《BoF》報道還提到Givenchy甚至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的高定預約數……
然鵝,並沒有什麼用。我看到有網友甚至調侃,嘴上說著Givenchy好看,但都走進了Dior店。
在單純喜歡買買包的女生那更不用說,除了一個GV3,估計也沒留下啥印象了。
前段時間,還傳出Givenchy打算談下Matthew Williams做下一任總監的消息。
Matthew Williams曾經是Kanye West智囊團Donda的一員,後來做了自己的潮牌1017 ALYX 9SM,標誌設計是一個安全扣,和Dior Men也合作過。
如果他上任,不出意外又會是一個潮牌路線的總監。
所以Clare輸的是才華嗎,只是才華無用。
前段時間時尚圈紀委diet_prada還點名Virgil Abloh的Off-White抄Clare的設計,也不妨礙Virgil越來越紅。
所以說起來也挺現實和難過的,在這個時代才華可能已經被排在了末尾。在財報數字面前,噱頭、營銷、爆款、作秀,任何一個拎出來都要比才華來得有說服力。
Clare Waight Keller離開, 也不過是二十五年前發生在Givenchy的故事重新上演而已。
「看看我和John把Givenchy搞成了什麼鬼樣子」
現在提起John Galliano和Alexander McQueen,很多人都會稱他們是時裝大師、藝術家。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他們剛進入Givenchy的時候是很被嫌棄的,當時法國時尚界的媒體都吐槽「阿諾特(Bernard Arnault,LVMH集團主席)雇了兩個英國混混來領導巴黎高級時裝屋」。
沒錯,John Galliano和Alexander McQueen一前一後都曾擔任過Givenchy的創意總監。
在那之前,Givenchy的設計師正是這個時裝屋的創始人,Hubert de Givenchy(以下簡稱紀梵希)本人。
紀梵希老爺子是個出身正統法國古老貴族的高富帥,一輩子都活在衣香鬢影的法國上流社交圈裡。
退休後第一時間還被挖去做了佳士得拍賣行的主席。
著名時裝記者黛安娜·托馬斯所著的《國王與諸神》這本書里就提到,曾經和紀梵希一起工作過的高定裁縫們回憶說,紀梵希先生每天都會穿著無可挑剔的西裝來上班。
從小培養的禮儀傳統也讓他從來不會和員工一起吃飯,並且稱呼員工都是用法語中正式的「vous(您)「。
來找他定製衣服的客戶大多也都是各個國家的王公貴族,名流政要,比如摩納哥公主,和第一夫人Jacqueline Kenndey。
據說就連奧黛麗·赫本這種咖位第一次來紀梵希工作室委託他設計衣服,都被他拒之門外。
不過估計紀梵希老爺子的風格太過高貴古典和優雅,不太吸引年輕人,所以買下Givenchy的LVMH集團就和今天的操作一樣,開始物色那些年輕人追捧的設計師,比如,當時人氣爆棚的海盜爺John Galliano。
海盜爺剛出道辦秀的視覺效果就特別華麗有趣每場反響都很熱烈,畢竟LVMH集團主席阿諾特當年就說過一句很出名的話:我不管你們做啥,能上頭條就行。
於是當因為酗酒和濫交而聲名狼藉的海盜爺被官宣為Givenchy的繼任者的時候,紀梵希老爺子大發雷霆,直接一個電話砸到LVMH集團辦公室,把主管Givenchy的CEO痛罵了一頓。
抓馬的海盜爺到Givenchy推出的第一個「豌豆公主」系列,就把模特打扮成了童話里穿著塔夫綢禮服的公主,直接搞成了一場歌劇。
後來Alexander McQueen接任的時候玩得比海盜爺還嗨。
麥昆的「尋找金羊毛」系列,直接把羊角架在模特頭上,甚至還會把塑料做成的常青藤裝飾放進高級定製禮服里。
這些秀倒是天天上頭條了,但從前買慣了Givenchy高級定製的貴婦們那些年完全受到了驚嚇
「穿高級定製時裝的女士們是不會鼓掌的。她們看起來像是被面前怪裡怪氣的服裝和赤裸裸又毫無節制的青春活力,趾高氣揚的走秀嚇壞了。現在這些怪物清晰可見地從她們身邊走過。" ——《紐約客》記者希爾頓·艾爾
Givenchy Spring 1996
如果說海盜爺和麥昆都是試圖給Givenchy帶入自己的DNA讓年輕人喜歡,那Clare Waight Keller就恰好相反,她在做的就是想要帶回紀梵希先生的時代。
老闆眼中的安靜妹紙
那時候正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念書的Clare Waight Keller估計絕對想不到,將來會和自己的教授講師John Galliano進入同一間公司同一個職位。
LVMH集團主席阿諾特說第一次見到Clare的時候,就知道她和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都不同。畢竟當年麥昆來簽約的時候,可是衝著阿諾特吼了N個Fxxk……
而阿諾特對Clare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靜,第二印象是冷靜。
和麥昆那樣強勢套入答案的設計師完全是兩種路數。你很難說Clare的設計是什麼風格,因為她的風格就是能精準挖出一個品牌的主題,然後用自己的筆觸寫命題作文。
於是阿諾特感覺這姑娘靠譜,畢竟她在Chloé可是爆款女王呢,還帶著商業提案書來的呢。
但正搓手等著爆款包的老闆們最後發現,Clare對Givenchy的想法和對Chloé完全不同,一點也沒有要走爆款路線的意思,而且野心特別大,直接瞄準了高定。
是的,做高定完全是Clare自己的主意,她到Givenchy的第一件事就是像一個三好學生一樣,一頭扎進了Givenchy的檔案館,把紀梵希先生當年的設計研究了個透,把逼格推得特別高。她覺得還有另一段過去沒有被真正挖掘出來。
比如2018春夏高定里這件抹胸裙的靈感,就是來自1958年紀梵希先生為奧黛麗·赫本設計的山東綢露肩帝國長袍裙。
再比如這件黑色交叉領長裙,靈感來自紀梵希先生在1954年高定設計的一條塔夫綢晚禮服,Lily Collins還在Met Gala穿過。
蘇塞克斯公爵夫人梅根在正式場合經常pick的這條Givenchy米色連衣裙,廓形也是借鑑了紀梵希先生在1965年高級定製設計的水晶鑲嵌真絲花緞裙。
這種仿佛在肩膀罩著一個小斗篷的Cape Dress,Clare經常放進高定設計里。
她懂Givenchy高定的精髓,也很懂女人。要drama有drama,要細節有細節,感覺穿上它們的女人,總是能釋放出自己溫柔又強大的一面。
Givenchy Fall 2020 Couture
安靜之下是一腔熱血和篤定
但,在很多大牌為了省錢紛紛取消高定業務的時候,一門心思撲在高定上的Clare在很多人眼裡看來就是:這人腦子瓦特了吧?
而且Clare的背景也並不是高級定製相關的專業出身,而是學的所有時裝中最不華麗的一種——針織。
所以當她宣布要在Givenchy重新推出高級定製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問號三連:納尼?設計高定?她會嗎?
「Givenchy給了我機會,讓我得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些和以前完全相反的事。」——Clare Waight Keller
而且Givenchy從2010年開始就停了自家的高級定製秀,只偶爾在小沙龍發表少量高定作品接待客戶,高定工作室也早就不如紀梵希先生時代的鼎盛。
Clare還得自己從法國時裝學校里招來年輕的學生做學徒,和裁縫們一起重新組建高級定製工坊。
不惜費這麼大一番工夫,是因為她明白像Givenchy這樣一個高級定製時裝屋的榮光是賣多少雙潮牌球鞋,和多少網紅明星合作都換不回來的。
是需要花費數年甚至數代人心血的一件事,但她願意做邁出第一步的人。
「You can』t buy that prestige. You have to earn it over many years.(你買不來那樣的聲望,你得花很多年才能掙到它)」——Clare Waight Keller 《Vogue》
蘇塞克斯公爵夫人梅根大婚的婚紗出自Clare Waight Keller設計
所以比起單純的安靜,英國著名時裝作家Lucy Norris評價Clare的一句話可能更為貼切:「她是一位擁有你所意想不到的溫暖和職業理想的時裝設計師」。
但是在現實面前擁有理想並不容易。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讓Clare成名的前東家Chloé,原本創立之初就是以日常好穿走紅。那會兒巴黎城中Christian Dior先生的New Look正當紅,是各大高級定製沙龍神仙打架的時候。
而Chloé就是用這種棉府綢打造的日常小清新風格脫穎而出,Jane Birkin這樣的姑娘會愛穿。
後來每一任總監即使風格不同,但大多都是走的日常成衣路線,Clare也不例外。
所以不是Clare不會設計更街頭的款式來帶貨,是她沒有選擇那樣做。
很多即使在圈內採訪多年的媒體都表示,在Clare第一次高定秀之前,都沒能發現她還有這樣的才華和勇氣挑戰高定。
2018年英國時尚大獎
Clare Waight Keller獲得年度女裝設計師
也沒能發現還有這樣一位安靜不浮躁的設計師在默默努力留住時裝和高定的美。
Givenchy Spring 2018 Couture
《The CUT》的一篇採訪里,著名時裝評論人Cathy Horyn就在標題用到「Patient(耐心)」這個詞來形容Clare Waight Keller。
很多人還在用Chloé的印象來判斷她的時候,卻不知道在這之前她是從黃金時代的Calvin Klein起步,負責過Ralph Lauren致敬薩維街的高難度紫標系列,
還被Tom Ford挖到過Gucci做了設計團隊的二把手,那時候Christopher Bailey(前Burberry設計總監)和Alessandro Michele(Gucci設計總監)都還是她的助理。
Clare已經準備了太久。
曾經有記者問Clare在Givenchy一年要發布這麼多系列怎麼忙得過來的,Clare是這樣回答的:我知道有總監喜歡把事情壓到上台最後一分鐘,但我比較喜歡以一種有規劃的方式做事,再一點一點推進。
「I prefer working in a little bit more of a managed way」
這種性格里的篤定和克制,你從她的設計里看得出來,從她的野心裡也看得出來。而在這之前的耐心和磨鍊都是等待著讓自己的理想發光的這一刻了——
「愛和創造力仍然會是我所做的事情和我是誰的核心,對善良的由衷信念和忠於藝術的勇氣也是如此」——Clare Waight Keller離任致辭
《Vogue》採訪里,Clare Waight Keller還講到過自己第一次見到紀梵希先生本人的經歷,當時她提到自己想要重新帶回Givenchy高定,紀梵希先生甚至有點激動到發抖得跟她說:
「『That is the heart of my house. That’s where I was the most happy, working with the clients. That was the dream part of the work for me.』(那是我的時裝屋的心臟,那是我最開心的,和客人們一起工作的地方,對我來說,那是我工作中最為夢想的一部分) 」
可惜的是,以後大概很難再看到那些紀梵希先生為之努力了一生的Givenchy夢幻高定,以及Givenchy by Clare Waight Keller那些不輸舊時代風華的高級定製了。
也不知道將來,她會坐在哪一張辦公桌前,像這樣時不時曬曬窗邊的好天氣,喜歡的鮮花,又發現了什麼好看的瓷磚,又穿了什麼新鞋子上班。
文字編輯:衛扶蘇
圖片編輯:Brown
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文字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