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分,深夜放毒劇又來啦

2019-10-20     第十電影

他來了,他來了!

頂級吃貨五郎叔,又帶著他的美食地圖歸來了。

聽聞日劇《孤獨的美食家 第八季》開播,不知道有多少吃貨和小編一樣,準時守候在螢幕前,等待著這個全日本最會吃的男人登場。

《孤獨的美食家》改編自久住昌之的同名漫畫,以他的一人食生活為創作藍本。

主人公五郎叔(松重豐 飾)經營著一家進出口雜貨店,經常天南海北地跑訂單,為客戶們送貨上門。因此,他也擁有了吃遍日本的機會。

從第一季至今,《孤獨的美食家》已經拍了整整8年。跟隨著五郎叔的腳步,我們也探訪了N種隱藏在大街小巷中的美食。

滋滋作響、油光四濺的烤肉;

外酥里嫩、鮮香可口的信玄袋;

醬料豐富、內容多多的奢華炒麵……

新的一季,五郎叔又會吃到什麼呢?

——中華料理街的粵菜。

這次,五郎叔在橫濱的中華街附近公幹。

處理完工作,他順著撲鼻的香味飄到了中餐廳一條街。

粵菜館有兩種,一種是氣勢恢宏、高朋滿座的大飯店「萬珍樓」;另一種是毫不起眼、但同樣座無虛席的小菜館「南粵美食」。前者適合家人聚餐,後者更適合散客,因此五郎叔義無反顧地走入了「南粵美食」。

按照他的習慣,照例是先仔細觀察菜譜,再偷偷端詳食客,最後再開始謹慎點餐。

綜合多方因素,往往能點到鎮店之寶。

老闆娘依次端來了:酸梅醬脆皮鴨、鮮蝦雲吞麵、臘腸臘肉瑤柱煲仔飯,以及半隻鹽焗雞。五郎叔露出了吃貨的本來面目,開始大吃特吃起來。

這四道菜看起來簡單,卻兼顧了粵菜「本味先行」、「淡中求美」的特點。

脆皮鴨和鹽焗雞都為禽類,但口味卻有很大不同。脆皮鴨外皮酥脆,肉質綿密,在烤制過程中,鴨油和調味料融入了鴨肉中。單吃會有一點油膩,但配上清爽解膩的酸梅醬,滋味恰當好處。鹽焗雞的重點在於「焗」,通過腌制入味的工序,鎖住了雞肉的原汁原味。

雲吞麵和煲仔飯,口感上正好一軟一硬,相輔相成。溫軟的麵條和雲吞皮、帶點鍋巴的煲仔米飯,形成刺激味蕾的復調。而蝦肉和瑤柱的功效在於提鮮,讓口感更為豐富持久。

看到五郎叔大快朵頤的樣子,誰不感慨一句:頂級吃貨,名不虛傳。

現在的美食類影視劇已呈井噴化發展。《孤獨的美食家》火了這麼多年,僅僅是靠五郎叔個人的魅力嗎?

答案當然是No。

不可否認的是:五郎叔的演技很精湛,在各種狀態中切換自如。

飢餓時,滿眼寫滿了疲憊與慾望;

探店時,掩飾不住的焦灼和執著;

開動時,對美食的虔誠與尊敬;

吃飽後,肚子圓滾滾,臉上喜滋滋。

看五郎叔覓食吃飯,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對比隔壁日劇《忘卻的幸子》中高畑充希的吃相,你會發現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吃」演繹得這麼出神入化。

除了示範「如何吃」,《孤獨的美食家》還交出了「去哪裡吃」的答卷。劇集中出現的所有店鋪,皆為日本街頭巷尾的小店,並會在片尾附上詳細地址。

正片結束後,還有小彩蛋環節。漫畫作者久住昌之追隨著小五郎的角度,也來到本集的餐廳覓食。通常情況下,他會選擇和小五郎不一樣的食物,提供給觀眾更多的參考。

(粵菜館的另一招牌菜:西芹炒臘肉)

這些風格各異的小店,成為日本觀眾外出就餐時的首選。每播出一季,都能帶動相應店鋪的營業額大大增長。

《孤獨的美食家》其實可被視為一種高級的吃播,當我們看此類視頻時,其實直面的是人類最原始的慾望——口舌之欲。

因為時空隔閡,因為健康考慮,我們往往不能吃到所有想吃的美食。看別人吃飯,是排解自身慾望的突破口,帶來了鏡像式的感官刺激。

《孤獨的美食家》在普通吃播的基礎上更進一層,少了幾分譁眾取寵的食材選擇,多了一些治癒系的用餐參考。比起吃播博主們的千姿百態,五郎叔的克制優雅是對慾望實現過程的美化。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優勢是,《孤獨的美食家》的落腳點就是「一人食」。五郎叔一個人工作,一個人散步,一個人吃飯,孤孤單單又瀟瀟洒灑。

這部創作於上個世紀的漫畫,卻意外契合了當代社會的熱點,「一人食」無疑是近年來最流行的單身經濟。對空巢青年而言,獨處帶來了無限的焦慮。是否一個人吃飯、看電影、唱KTV、搬家、做手術成為了鑑別孤單指數的衡量標準。

為了順應發展趨勢,緩解獨處焦慮,很多飯館都推出了一人食專座。《孤獨的美食家》中,五郎叔選擇的餐廳大多具備這樣的服務。

正如片頭所說,「吃飯時不受任何人打擾,也不需要照顧任何人的口味,這種孤高的行為是每一個現代人都平等擁有的權利。」

孤獨的五郎叔對美食的追尋,也在溫情地提醒著我們:即使是一個人,也要好好生活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M_a720BMH2_cNUgOK8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