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是靜脈血栓栓塞症(VTE)發生的高危人群。在腫瘤患者中VTE形成風險升高4.1倍,而在接受化療的患者中則升高6.5倍。腫瘤患者VTE發生後死亡風險數倍增加。為加強對腫瘤患者的VTE 防治工作,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率,進一步提高腫瘤界相關醫護研人員的對腫瘤相關靜脈血栓栓塞症重視。結合國際指南更新, 採納國內臨床腫瘤及血液學和止血血栓專家對腫瘤患者VTE的發生率、危險因素、預防方法與治療原則的更新建議,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腫瘤與血栓專家共識委員會對2015年版指南進行更新,最終發布了2019版中國腫瘤相關靜脈血栓栓塞症預防與治療指南。截止今日,國內外重磅指南NCCN、ISTH、ASCO、ITAC指南均完成了更新,對新型口服抗凝藥物的推薦具有很高一致性。快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指南的變化要點吧。
專家簡介
馬軍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理事長
亞洲臨床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
CSCO抗白血病聯盟主席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前任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血液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分會副會長
CSCO抗淋巴瘤聯盟前任主席
更新亮點1:
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s)成為腫瘤相關血栓的首選治療方案之一
新版指南更新的第一個亮點是直接Xa因子抑制劑(如利伐沙班)成為了腫瘤相關血栓的首選治療方案之一。直接Xa因子抑制劑利伐沙班,與低分子肝素(LMWH)一樣,可作為用於靜脈血栓栓塞抗凝治療的單藥治療方案。
這一更新主要依據是利伐沙班的最新臨床研究——Select-d研究結果。此外,利伐沙班還進行了大量真實世界研究。這些研究均證實了利伐沙班用於腫瘤相關血栓的療效和安全性。
更新亮點2:
強化了對導管相關血栓的治療的推薦
在真實臨床實踐中,腫瘤患者導管相關血栓發生率比較高,而導管相關血栓形成後可導致中心靜脈置管功能障礙,最終可致導管移除,影響腫瘤患者的治療,甚至可因血栓脫落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新版指南新加了「導管相關血栓的治療」章節,以便更好的指導臨床醫生規範診治導管相關血栓。對於無抗凝禁忌症的導管相關血栓患者,抗凝至少3個月或與放置中心血管植入裝置(CVAD)時間相同。在導管相關血栓治療的過程中,導管移除不是必需的,當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症狀持續存在或導管發生感染、功能障礙或不再需要導管時可考慮移除導管。
更新亮點3:
增加了腫瘤相關靜脈血栓栓塞症合理用藥的相關推薦
為了幫助我們的臨床醫生更合理地管理腫瘤相關靜脈血栓栓塞症,新版指南對抗凝藥物的推薦更加詳細,內容包括對各種抗凝藥物用於腫瘤患者VTE預防和治療的用法用量、抗凝藥物的逆轉藥物等進行了詳細總結。
表1 腫瘤患者 VTEVTE 預防和治療藥物
此外,新版指南還新增加了「出血風險評估與出血管理」章節。對各種外科手術的出血風險分類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同時,對出血後的管理措施進行了詳細推薦。
更新亮點4:
對於腫瘤相關血栓的預防進行了細化
對於住院患者、門診患者的血栓預防分別進行了推薦。對於住院患者,建議對所有診斷為活動性腫瘤或臨床懷疑患有腫瘤並且沒有此類治療禁忌證的住院患者進行預防性抗凝治療。
對於門診患者,有以下建議:(一)建議對VTE風險較高的外科腫瘤手術患者進行4周的抗凝以預防血栓事件。(二)對於患有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專家組推薦基於國際骨髓瘤工作組發布的風險評估模型來確定預防策略。(三)基於CASSINI研究,對起始化療、Khorana評分≥2分、無藥物間相互作用且無出血高風險(如胃腸道腫瘤)的門診腫瘤患,建議採用利伐沙班作為血栓一級預防。此推薦與最新的ASCO腫瘤血栓指南和ISTH指南的推薦相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MKRQW0BJleJMoPM_W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