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貝兒。
支付寶上的那個「互助計劃」,相互寶,又上頭條了。
相互寶自2018年10月上線以來,一直都站在輿論的中央。
一年的時間裡,已有過億人加入相互寶的隊伍,享受著相互寶帶來的「保障」。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有過約談,有過整改,有過規則調整,也有過多次爭議。
今天,相互寶發布了保障及規則優化正式公告,新規則將於2020年1月1日開始實行。
都有哪些變化?我們一起來看看。
新增了5種罕見重疾,分別是:戈謝病、法布里病、黏多糖貯積症、龐貝氏病、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
這五種疾病,都是非常非常罕見的重疾,發病率基本在十萬分之一到四十萬分之一。
像戈謝病,每年的治療費可能都要高達上百萬元,並且,後期還需要連續服藥很多年。
剔除2種「不那麼重」的重症:輕症甲狀腺癌、輕症前列腺癌。
這兩種疾病的出險機率,確實是有點兒太高了。
像最常見的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未分化癌和髓樣癌四種病理類型。
其中,發生機率較大的是乳頭狀甲狀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相對比較低的腫瘤疾病,發病率約占甲狀腺癌的85%。
在相互寶最近的一次公示中(2019年12月第1期),一共出險1931人,僅甲狀腺癌就有499人。
文文大保貝兒之前也寫過,甲狀腺癌,再輕,還是癌症。
化療後,患者的甲狀腺功能被破壞,終身都需要服用藥物,手術也存在一定風險。
此次,相互寶對所有疾病的確診時間都進行了確認。
不同的時間界定,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底能不能拿到理賠款。
我們來舉個栗子——得了癌症,這裡所說的「出險時間」,到底是拿到病理報告那一天,還是做手術那一天呢?
調整之後,這個問題就不存在爭議了,規定以「拿到病理報告的時間」為準。
而其他幾類疾病,也都對「初次確診時間」作了定義,基本都是按照最早的確診或手術時間來定的。
這一點是對規則有了更加透明的界定,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利率帶病投保、鑽空子的可能性。
還是蠻合理的。
「等待期滿前,患者只要發現疑似惡性腫瘤或者開始做有針對性的治療,在等待期後90天內確診,都屬於帶病加入,不能申請互助。」
簡單的說就是:等待期內,發現(疑似)惡性腫瘤,於等待期後確診,視作等待期內患病,無法獲得相互寶的分攤。
這一點修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對之前就已經加入相互寶、並且超過90天的小夥伴來說,完全沒影響。
但對於新參加以及未參加的小夥伴來說,還是有些影響的。如果在等待期內查出一些問題,並且被認定為「疑似惡性腫瘤」,那麼哪怕在等待期後的90天內查出癌症,也是不理賠的。
此外,加入相互寶之前,已經患有的疾病,就屬於既往症,日後進展到嚴重狀態、即便符合重大疾病定義,也無法獲得分攤。
相互寶一共列出了18種重疾,以及對應的症狀。
不過這些既往症,都還是比較嚴重的情況,將這部分爭議客戶剔除出去,對於絕大部分投保人還是更加公平的。
「現在相互寶修改規則,會影響之前加入相互寶的人群嗎?」
「會。」
「如不接受此次規則調整,可隨時選擇退出計劃」。
這是相互寶與保險非常大的一個不同。
一般來說,與保險有相關規則的變更,都不會影響之前投保人的保障,也是為了維護先投保人的利益。
再說一遍,相互寶不是保險,不接受銀保監會監管,但確實和保險越來越像了。
還記得相互寶剛出來的時候,健康告知寬鬆,吸引了很多「帶病非標體」。
後來,相互寶調整了規則,把部分甲狀腺癌、前列腺癌變為輕症,理賠金額耶從30萬降到了5萬。
今天,相互寶又一次修改了規則,很多符合條件的用戶,在2020年1月1日之後,或許就拿不到理賠款了。
在「互助」這條路上,相互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期待他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