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9月 二銨為何一降再降

時至9月秋高氣爽,秋季肥也即將進入銷售旺季,二銨企業期盼了一個夏天的「金色九月」能否實現是眼下化肥市場最關注的話題。然而現實給了我們一大棒,雖然進入九月企業發貨情況有所好轉,但華北市場64%二銨預收到站價低至2450-2550元(噸價,下同),57%二銨華北出庫價低至2100-2250元,且高端報價逐漸減少,由於價格不斷下降,部分經銷商仍持觀望狀態,市場後期需求釋放緩慢。

首先,出口不利。國內二銨產能過剩,往往通過出口市場來環節自身壓力。但今年國際行情較差,雖然1-7月份出口量較去年同期多出了29.81萬噸,但今年的離岸價卻屢創新低,現階段64%二銨離岸價已降至320-325美元,少數企業新單離岸價恐低至315美元。出口價格的疲軟導致企業在國內方面挺價底氣不足,加之部分出口訂單較少的企業為緩解自身庫存壓力降價銷售,二銨價格一路下滑也就見怪不怪了。

其次,缺乏淡季檢修。按照往年慣例國內的二銨企業應該在需求淡季的夏天進行設備檢修,但今年除了少數企業對裝置進行了輪換檢修以外,多數企業均未進行大規模的檢修。自春需結束後國內二銨的產量就居高不下,據中國化肥網統計1-8月份國內共生產二銨954.72萬噸。再加上今年春季市場剩貨較多;作為主要原材料的硫磺港存量居高不下,港口報價從900元多一路跌到如今的690元,國內二銨價格缺乏利好消息的支撐,加上過剩的供應量造就了如今旺季里價格不斷下滑的局面。

最後,下游採購積極性差。最近幾年由於復合肥的低價衝擊,各級經銷商在二銨銷售上所獲利潤越來越少,部分地區甚至採用搭配銷售的方式進行虧本銷售,經銷商在採購二銨時往往要等到市場臨近才開始備貨。加之今年自然災害偏多,特別是前段時間超強颱風「利奇馬」來襲,多地農作物減產嚴重,本就因糧食價格過低農民所獲利潤較少,現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農民在土地上所獲的收益較低,備肥積極性自然欠佳。

綜上…………如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登錄中國化肥網註冊(http://my.fert.cn/Huafeiregpage.htm ),一分鐘即可完成註冊,獲取更多肥料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I4HEG0BJleJMoPMInq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