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都有自己的世界和活法,所以請不要輕易對一個人品頭論足,指手畫腳。
我們常說做人要成熟,要有修養,處世要高情商,我認為上面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衡量標準。
在《莊子·秋水》里有這麼一句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這句話的意思,講的就是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別人,用你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評價別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提升,我現在愈發覺得:
人生最大的本事和修行,其實就是學會說話,知道什麼場合說什麼話,清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一個能管住自己的嘴,熟諳說話之道的人,往往都擁有著不錯的人生。
01
情商高的人,不輕易對別人品頭論足
目前來看,「情商」仍是衡量一個人社交能力的一把標尺,雖然他的丈量範圍遠非如此。
而我們對於「情商」如此的推崇,也無非就是希望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能如魚得水,凡事都能處理得當。
俗話說,這世界上最難看透的,就是人心。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關係,是很微妙的,這也是社交的難度所在。
那麼,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哪些禁區呢?或者說,有哪些行之有效的遊戲規則呢?
我認為,不隨意評價別人,不輕易對別人品頭論足,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如果你有留心觀察過,你就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
那些真正高情商的人,從不會輕易地對一件事、一個人下結論,他們往往都是謹言慎行,惜字如金。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們明白兩個道理:
1.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指手畫腳地評價,特別是批評和所謂的建議,說了討人嫌;
2. 輕易做出的評價往往都不夠客觀,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近期,網上有一則新聞是這樣的:
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的四川綿陽人盧某,先是在班級群里控訴初中班主任當年辱罵自己的種種惡行,在被當事老師踢出群後,他又在網上舉報了這位老師。
目前,當地教育部門已撤銷該老師中學副校長的職務,並且將其調離這所學校。
距離初中畢業已長達八年之久,為什麼突然舉報這位老師呢?
盧某說,這麼多年來,一直沒能從被這位老師辱罵的陰影里走出來,時常想起無法入睡,這次聽到該老師升任副校長了,就覺得很氣憤。
有些網友評價道:這傢伙的心眼可真夠小的;這也太脆弱了吧,過了這麼多年了,竟然還記著...
現實生活中,習慣這樣評價別人的人很多,他們往往通過一件事就給別人貼上某種標籤,卻從不考慮人家經歷了什麼。
我想起曾看過的一句話:沒經歷過別人的苦,就不要隨便勸人大度。
客觀的講,我們有時真的太主觀了,習慣用自己的視角和思維去看待遇到的人和事。
一個真正高情商的人,不應該是這樣的。
02
所謂高情商,就是懂得尊重和理解
衡量一個人情商高低,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標準,其實看他在人際交往時是否讓人感到舒服。
這也是我為什麼說隨意評價別人並不是高情商的行為。
那麼,一個真正高情商的人在說話處事方面應該是怎樣的呢?
我認為,有這麼三點需要做到。
1. 看破不說破,不拆台
作家海明威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用兩年時間學會了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在人際交往中,看破不說破,是一種難得的大智慧,也是一種情商很高的行為。
人要有一雙慧眼,也要有一張智慧的嘴,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要說,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真正高情商的人,往往都懂得給別人留點面子,不讓對方下不了台,處於尷尬的境地。
2. 有些理不需要爭辯
俗話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和一個沒走出井底的青蛙爭辯這世界上有浩瀚的大海,和一個沒見過冬天的夏蟲聊冰雪,這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
坦白講,有些人是沒辦法理論的,有些理是沒必要去爭辯的,因為你們的認知和層次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
真正高情商的人,往往都能有這樣的覺悟和洞察力,不在這些人和事上耗費時間和精力。
3. 不隨便給人扣帽子,貼標籤
這第三點其實在上面就已經重點提到過了。
實際上,對一件事,一個人並不是說不能評價,而是希望能不要輕易地去做出評價。
有些人只通過一件事就對一個人蓋棺定論,壓根不考慮背後有什麼隱情或真實的一面是什麼,還有些人甚至是一點都不了解,而只是跟著別人人云亦云。
這是特別低情商的一種行為。任何時候,都別輕易地評價一個人,這真得很重要。
古人云:智者思而後言,愚者先言而後思。
說話是一種天性,但「不說」往往是一種智慧,會說話的人,往往才能擁有足夠美好的人生。
餘生,請謹言!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著有《決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長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闢,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