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成為街知巷聞的名作,王菲迅速走紅,一夜站到香港樂壇最頂峰。
而這首歌,翻唱自日語歌曲《ルージュ(口紅)》,其原唱及詞曲創作者,是中島美雪。
有人說:「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
雖然說法略顯浮誇,但她的才華與實力,著實在華語音樂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現如今,許多傳唱度極高的歌曲,也都翻唱自中島美雪的作品。
中島美雪作為日本殿堂級歌手,一生至今創作了五百餘首歌曲;
其中七十餘首,被鄧麗君、王菲、譚詠麟等叱吒樂壇的歌手,進行重新填詞並翻唱;
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任賢齊的《天涯》、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包括鄧麗君最具代表性的粵語作品之一《漫步人生路》。
她的一生,猶如開了掛的傳奇。
1952 年,她出生於北海道札幌市,父親長期經商,母親是一名婦產科醫生。
自小就對音樂展露出極強的天賦的她,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嘗試作曲;在大學期間參加日本「全國歌謠音樂祭」,以一首《我時常這樣想》獲得讚賞以及出道的邀約;
1975 年,她憑藉一首原創單曲《時代》迅速躥紅。
她那甜美卻充滿力量的聲音,仿佛一陣清泉,有力地滌盪著人們的心靈。
有些人,生來註定與音樂有一生的羈絆。
她的走紅,絕非只憑藉一首歌——出道至今發行了四十二張專輯,寫下 500 余首歌,都在日本獲得極佳反響,創下難以超越的紀錄。
她的音樂風格多變,蘊藏著她對這個世界的思考,跟隨著她的音樂,可以很清晰地追尋她的心路歷程。
從最開始的悲傷情歌,到後期上升為人性的討論,詞曲越發犀利,卻越來越舒展,越來越自在。
細膩的歌詞,豪放的聲音,即便她凶凶的唱著,語句間卻滿是深情。
她的音樂老少皆宜,粉絲群體也不局限於出道時的那一批,上至花甲老人,下至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是她的忠實歌迷。
作為日本樂壇第一位跨越四個年代的殿堂級歌后,她不僅在 80 年代大受歡迎,在 21 世紀仍活躍在歌壇一線,至今擁有超高人氣。
「感覺自己快輸了的時候就聽她的歌」「準備考試卻沒有進展的時候聽她的歌」……
在她營造出的高潮詞曲意境中,我們很容易感受到一種鼓勵,和一種被了解的陪伴感。
好像大聲告訴你——
「聽好了!沒什麼大不了!會好起來的!」
音樂與文學作品是中島美雪不斷探尋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映射;這也是為什麼說她很難被歸類——
作為歌手,她的曲風多變不局限,除了獲獎無數,更有 6 首歌,進入日本中學教科書;
作為詩人,從 80 年代至今,她先後出版了 14 本小說、短篇集與詩歌。
她熱愛舞台劇,從 1989 年至今,策劃並演出的舞台劇《夜會》已上演至 20 話。
她有坦蕩的胸懷——
一首《地上の星》,歌頌了默默支持日本經濟的無名英雄,一經發售,就引起極大反響,在日本排行榜百名內長達 183 周,創下了日本唱片界罕見的長賣奇蹟。
她有滿腔柔情——
縱向的線是你,橫向的線是我相互交織而成的布,有一天或許有誰會因為它的保護而不受傷害
在這首發布於 1992 年的《線》里,她細膩地將兩個人的感情比喻成交織的線;
字句間滿是溫柔,深情且雋永,至今仍是婚禮必備曲。
溫柔且堅毅,大概是對她最恰當的概括了吧。
被上帝偏愛的靈魂大概就是這樣,她的靈感源泉似乎永不枯竭。雖然已經年逾六十,至今仍保持強大的創作力。
當她抱著吉他,身著白色襯衫在舞台上神采熠熠地彈唱,眼神清澈堅定,你怎能想到她已經是年過不惑?
率真且獨立的她,活成了許多女性嚮往的模樣——
撇開在日本樂壇足以封神的成就,她強大且自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不顧世俗的眼光,永不停下對夢想的追尋,用音樂訴說自己的想法。
在她這絢爛的一生中,如果非要說遺憾,大概是終身未嫁吧。
年近 70 的中島美雪,依然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她說:
「無論工作做得怎麼出色,身邊沒有值得信任的人,也不會開心。
她並非不曾觸碰過愛情——
昔日的戀人吉田拓郎,跟她同樣才華橫溢,可惜情深緣淺,這段感情終沒能開花結果。
在吉田拓郎 49 歲靈感枯竭的時候,向她邀歌,希望她寫一首「像遺書一樣的歌曲」。
於是中島美雪寫下了這首《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並在吉田拓郎 60 歲生日的時候,應邀與昔日戀人合唱了這首歌。
「想聽用不破滅的謊言,想聽你說:兩個人的旅程現在仍繼續著」
舞台上的她一身自信的光芒,不減當年風範,她分明還是個少女呀。
說來這也算不上遺憾吧,幸而終身未婚,
不然,我們應該很難聽到這麼多優秀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