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醫囑,勿輕信!用藥有「十要」,有「十忌」!適用於所有老年人!

2019-08-08     青江科普

人上了年紀,各項生理功能逐漸衰退,許多疾病(特別是慢性病)就找上門來!每天可能得吃好幾種藥,光是看藥盒就暈頭轉向了!

別看大爺大媽們廣場舞跳得歡,但提到安全用藥,未必能說出個所以然。不遵醫囑、擅自增減藥品、沉迷廣告秘方、趕場保健講座……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奏是那麼任性!醫生藥師一提起來,滿滿都是心酸淚啊!

藥娃曰:老年人用藥講究多!購藥、劑量、給藥方式、療程……方方面面都得注意!

要正規渠道購藥,忌輕信偽劣假冒

老年人是非法銷售各種偽劣假冒藥品的主要對象。因此,老年人應從正規的醫院、藥店選購藥品,不僅質量有保障,還有專業的醫生和藥師為老年人提供選擇藥品的有關信息。若從網絡購藥,老年人最好請子女幫助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找合法的網上藥店購買。購買藥品後索要購藥憑據。不要相信在街頭兜售和到家裡傳銷所謂藥品和保健品的商販,也不要通過電話和健康講座購買藥品。如遇到偽劣假冒藥品,可撥打電話12331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投訴舉報。

要諮詢醫生藥師,忌偏聽偏信廣告

當今社會信息發達,各種藥品宣傳廣告形式多樣,老年人不易分辨真偽。老年人在選擇藥品時,最好諮詢正規醫療機構的醫生和藥師。現在許多醫院藥房設有免費的用藥諮詢窗口,藥店有執業藥師,可以向他們諮詢。不要相信廣告中所謂的「祖傳秘方、高科技、權威專家認證、安全無毒副作用、純天然絕不含西藥、無效退款、保險公司保險、免費贈送、有獎銷售」等蠱惑性宣傳。

要做好用藥記錄,忌自行加藥同服

安全用藥提倡「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但老年人常有一人多病的情況,需要多種用藥。多種藥物同服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導致藥物的療效降低、毒性增強甚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建議老年人最好將服用的藥記錄在本子上,列出藥品名稱、用法用量、服藥時間等。這樣做的好處:一是避免多服、漏服、誤服;二是在就診時將用藥記錄帶給醫生看,以便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用藥,並避免醫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出不合理的用藥處方。

要謹遵醫囑服藥、忌憑藉經驗自服

用藥依從性對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療非常重要。依從性也稱順應性,是指患者用藥、飲食和運動等行為與醫務人員建議相符的程度。簡單地說,好的依從性就是患者按照醫生和藥師的指導服藥。當老年人看到別人用某種藥物療效很好,或聽到親朋好友推薦某種治療方法時,一定不要簡單地照搬他人的經驗。因為人體存在著體質和病症的差異,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能會產生用藥安全風險。若想參考他人的用藥經驗,最好先諮詢醫生和藥師看是否適合自身的情況。

要細讀藥品說明,忌隨意丟棄包裝

藥品說明書和外包裝上的信息是很好的用藥指導,在購得藥品後,一定不要將藥品的外包裝和說明書隨意丟棄。老年人應養成用藥前細讀說明書的習慣。在使用非處方藥物(OTC)進行自我藥療時,一定要嚴格遵照說明書的用法用量服藥。閱讀藥品說明書時要重點看藥品名稱、劑量規格、用法用量、適應證(治什麼病的)、禁忌證(什麼病症不能用),以及用藥後可能會發生哪些不良反應、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藥品應存放在什麼地方。藥品包裝盒上主要看有效期,以防藥品過期失效。老年人閱讀說明書有困難時,可以向醫生、藥師或家人求助,要明明白白用藥。

要按時按量用藥,忌擅自加減藥量

按時按量用藥是保障老年人慢性病藥物治療效果的重要環節。用藥的時間長短和劑量大小是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來定的,藥物的療效取決於它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時間的濃度水平,太低則達不到療效,太高則易發生毒副作用。時斷時續地服藥,漏服後擅自加服可能造成藥物在血液中濃度的大幅波動,是不可取的。不要心急治病,誤認為劑量大些,病就好得快些,而隨意加大劑量。也不要病情稍有好轉,就認為可以減量或停藥。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可做一些用藥提醒或用藥記錄,或用星期(分裝)藥盒擺放常用藥以防止漏服。

要定期隨診複查,忌忽略不良反應

隨著老年人生理機能漸衰,藥物在機體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與年輕時不同,且老年人用藥品種多,時間長,更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建議老年人要定期到醫院隨診複查,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用藥調整。這樣既可保證藥物治療的效果,又可防止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對於長期用藥的老年慢病患者,建議一般每3~6個月可複查一次。不良反應是藥物與生俱來的固有屬性,要正確看待藥物的不良反應,請醫生和藥師幫助評價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之間孰輕孰重,以判斷是否停藥,不要看到說明書中寫的不良反應多就認為藥不好,拒絕用藥或自行停藥。

要隨身備急救藥,忌準備不足出行

老年人外出時,要常備一些急救藥品以防萬一。老年人在較長時間外出前,應做好預防「意外」的充足準備,可以帶適量的暈車藥、外傷藥、感冒藥、防暑藥、安眠藥等。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除帶好常服的藥品外,還應備些特殊的急救藥品,如心腦血管病患者隨身帶硝酸甘油含片,哮喘患者隨身帶哮喘氣霧劑,癲癇患者隨身帶抗癲癇藥,糖尿病人帶好糖果以備低血糖時應急等。建議老年人外出時最好隨身攜帶一張「急救卡」,註明姓名、住址、親屬電話、所患疾病、急救藥存放位置、使用說明等。萬一突發疾病,路人可以根據急救卡上的信息,實施緊急救助。

要定期整理藥箱,忌變質過期服用

家庭小藥箱是常用藥的「家」,如果「小藥箱」中的藥品存放不當,反而會威脅健康,應該定期清理。家庭藥箱管理的核心是有效期管理,既防止誤服過期藥品而影響療效,又防止藥品過期造成浪費,建議每3個月檢查整理一次家庭藥箱。一定不要服用過期和變質的藥品。

整理家庭藥箱「三部曲」:

挑出過期藥

過期藥品不僅藥效降低,延誤病情,還可能發生嚴重的毒副作用。

整理散裝藥

對於打開包裝卻沒吃完的藥片或膠囊,如果有效期不明確,或通過觀察藥品的性狀,發現變質,就要棄用。

根據需要添置新的藥品

老年人的家庭藥箱配備還要注意:藥物的品種和數量不宜過多,內服和外用藥分開,避光放在陰涼乾燥處,不要讓兒童拿到,最好建立藥品檔案。

要家人經常關心,忌誤服漏服重服

親屬及看護人要經常關心家裡老年人的用藥情況,特別是對於記憶力或視力較差、獨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防止誤服、漏服、重服等現象的發生。家人要幫助老人建立用藥檔案和記錄,督促老人按時按量用藥,觀察老人用藥後的反應和病情的發展情況,定期整理老年人的家庭藥箱;同時也要提醒老年人不要輕信社會上的各種非法宣傳和傳銷,不要道聽途說以自己的身體試用未經驗證的秘方偏方,經常為老年人講解安全用藥常識。此外,關心也要科學適當。不要隨意為老年人購買各種補藥和補品,為補而補,盲目濫補,有可能將孝心變成傷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E4SeGwBvvf6VcSZpC7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