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三種表現的人,看似「正能量」爆棚,卻是我們應該遠離的

2023-09-05     白馬驚天劍

原標題:有這三種表現的人,看似「正能量」爆棚,卻是我們應該遠離的

有人相信生命不止,奮鬥不息,也有人相信勞逸結合,才能實現效率的最大化;有人相信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也有些人相信選擇和方法比努力更加重要;有人相信與人為善,也有人相信盲目的善良只會給自己惹來更多的麻煩。

每個人因知識結構、自身經歷和生活觀念的不同,持有的三觀也是不一樣的。在一些人認為是絕對正能量的東西,可能在另一些人身上是行不通的。

心靈雞湯當然是好的,可以激勵我們前進,幫助我們撥開眼前的陰霾,但並不代表有了心靈雞湯就不需要毒雞湯。毒雞湯和心靈雞湯的比對和呼應,能讓人正確地認識世界、對待自己,分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有以下這三種表現的人,看似「正能量」爆棚,卻是我們應該遠離的。

01 自欺欺人

掩耳盜鈴的故事我們都聽過,以為自己捂著耳朵聽不到鈴聲,別人也就聽不到鈴聲了,這種自欺自然的做法顯然是錯誤的。回顧四周,我們會發現許多人在朋友圈發的正能量,其實就是「掩耳盜鈴」。

拿著微薄的工資,每月還要靠花唄養活的人,卻喜歡在朋友圈裡曬奢侈品和名牌;明知自己根本達不到某個目標,卻還要大放厥詞;看得到堅持的重要性,卻看不到放棄的合理性……

也許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從眾心理讓他們追逐正能量,與正能量為伍,但他們常常本末倒置,分不清什麼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有一種愛國,叫做魯迅式愛國。魯迅的愛是明辨是非的愛,他勇於指出國人的缺點,指出國人醜陋的一面,比如國人的看客心理等。他在《吶喊》《彷徨》等著作中,往往一針見血、鞭辟入裡,把真相看清了,做決定的時候才不會盲目。

02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是指一個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評判、要求、脅迫或攻擊他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心理學中認為,如果一個人在行為上認為自己錯誤了,那麼他仍然具備樂觀的心態,但如果一個人在道德層面上認為自己錯誤了,那麼他就會產生極度消極的情緒。

這告訴我們不要被他人的價值觀念所牽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適合自己的,不一定適合別人。拿自己成功的標準來評判他人,是很可笑的事情。

看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正在曬太陽,過來一個富人問他,你為什麼還在這裡曬太陽,不去工作呢?如果賺不到足夠的錢,你以後該怎麼享受啊?那個曬太陽的人說,我現在不就是在享受嗎?

這個故事具有極強的諷刺性,它告訴我們,成功不是只有一條路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家庭條件和所屬的社會環境不一樣,決定了每個人選擇的道路也是不一樣的,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評判一個人的成功,或許只有自己知道。

03 從不質疑

有一句話說得好,「當所有人都用手走路的時候,你還會用腳走路嗎」?

如果沒有質疑精神,一味地相信教科書上的觀點,或者按照別人給的行動指引去做事的話,難免會束縛自己的思維,讓自己的行動模板化。

一方面,質疑可以重新審視別人的觀點,找出思想的悖論,從新的視角觀察世界;另一方面,也能看到適合自己的行為方法,從而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誠然,這個世界需要正能量,它能讓我們找到對人生的信心,更好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如果沒有對正能量的正確認識,同樣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傷害。

有以上這三種表現的人,看似「正能量」爆棚,能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但實際上,遠離身邊這些人,才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9dd9fe8188b5d194db07f9218c23c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