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袁婭維唱甜歌,我對「好歌」的標準再一次動搖了

2022-04-18     圍剿白日夢

原標題:聽袁婭維唱甜歌,我對「好歌」的標準再一次動搖了

大家有看袁婭維唱的《靠近》的這個舞台嗎?

咱就是說,點開之前斯文還不太相信袁婭維有一天竟然會因為過分甜美而被誇出圈。

畢竟以往提起袁婭維這個名字,我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一般都是她的「完美轉音」以及她在舞台上那種遊刃有餘的「女王范兒」。

大家對她的印象要麼是熱辣要麼就是性感,很少有人會把她和「甜美」這個詞聯繫在一起。

「女王」唱甜歌?怎麼想都覺得怕是會有點違和吧。

但這回袁婭維還是給了網友們不小的驚喜,不僅不會讓人覺得有什麼違和的地方,甚至一亮相就讓人覺得她的氣場跟《靠近》這首歌挺搭。

她翻唱的這版《靠近》,如果不是聽到了一些讓人DNA動了的熟悉的歌詞和旋律,斯文第一時間都沒意識到她唱的是抖音上很火那首爆款歌。

雖然歌曲本身的詞曲內核沒變,但在她做了很多減法的全新改編之下,這首《靠近》完全被她唱出了另一種感覺。

袁婭維的詮釋,除了很好地駕馭了歌曲本身的那種甜蜜意境,更主要的是把甜蜜的心情唱出來了,聽得人想戀愛。

袁婭維的唱功就不用斯文多誇了,大家這些年只要聽過她的歌都懂,很會唱。

但她這回加在歌里的兩處笑聲屬實是笑到斯文心裡去了,聽起來很隨意,但就像爆贊團的愛地人老師所說的,這種軟硬的過渡其實是很難的。也正是因為她這種鬆弛下來的狀態,才讓這個舞台變得更有魅力。

看現場百贊團的反應和點贊數就知道,袁婭維這版《靠近》無疑是一次很成功的改編,效果方面遠超大家的預期。

她這回也是真的不唱則已一唱驚人,一開口就甜到大家心裡去了,很難不愛上。

誰說「女王」就不適合唱甜歌?誰說爆款歌就跟「高級感」搭不上邊?袁婭維這回不就給大家打了一個很好的樣嗎?用實力證明沒有專業歌手玩不轉的歌。

斯文圍觀了一圈網友們的評論,看得出來這版《靠近》不僅打破了不少網友對爆款歌的刻板印象,也讓大家看到了主流歌手和爆款歌之間的可能性。

其實《為歌而贊2》這檔節目目前播到第二期,已經出現了不少像《靠近》這樣的神仙改編舞台。雖然音樂審美喜好是比較私人的問題,但這些舞台都各有各的驚喜點。

就比如郁可唯在第一期節目裡唱的那首《刪了吧》,沒錯,就是我們刷抖音的時候經常能聽到的那句「要不你還是把我刪了吧」的原曲(說真的,如果不是因為她選了這首歌,斯文可能都不太會主動去聽這首歌的完整版…

就像大家所知道的那樣,《刪了吧》原曲在情感表達方面都比較簡單直給,歌詞里情侶間BE的方式也更貼近現在年輕人的日常社交狀態,所以整體聽上去是比較口語化的,但郁可唯故事感滿滿的表達方式賦予了這首歌一種全新的感受。

她一開口,就有影視劇ost內味兒了,感覺整首歌都變得豐富了不少,虐戀的氣息也變得更加濃郁。

她這個版本的《刪了吧》一播出,很多網友就「麻」得很徹底。

有因為太好聽而「麻」的,有因為她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原曲的認知「麻」的,還有不少網友是因為聽emo了「麻」的。

總之從網友們的評價里就看得出來,在唱虐歌這方面,郁可唯的確是有點子天賦在身上,不愧是很多歌迷心裡的「翻唱之王」。

在戳淚點這方面,楊宗緯也是一把好手,感覺什麼歌到他嘴裡都能唱出那種肝腸寸斷的味道,第一期他唱的《我想要》的舞台就是一個優秀案例。

在他詮釋的這一版里,歲月的痕跡與不甘也好,少年人的莽撞與執著也罷,都被他的深情嗓音賦予了更多力量感和深意,那種自我拉扯的感覺也被他穩穩拿捏。

講真,如果不是之前就對這首爆款歌很熟悉了,甚至會有一種這是楊宗緯自己的歌的恍惚感。

能把翻唱的歌唱出自己的味道,這大概就是專業歌手的實力和魅力所在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追過《為歌而贊》這檔節目的第一季啊,斯文還很清晰地記得當時因為一些顛覆性的改編而驚艷出圈的舞台。

比如鳳凰傳奇的《海底》,至今還在不少網友的歌單里循環播放著。

他們這版不僅戳人淚點,更是實實在在地傳遞給了很多人力量。

還有唐漢霄的《綠色》。

雖然他後面還和這首歌的原唱陳雪凝合作過一版,也蠻不錯的,但斯文還是私心更喜歡他自己的那一版的舞台。

感覺他有唱出情人間那種嗔怪的味道,同時又一改原曲的憂鬱色調,整個舞台就顯得元氣滿滿很有治癒力,屬於是很適合心情比較down的時候聽的歌,點開就可以收穫一份洒脫的好心情。

從第一季到第二季,看得出來《為歌而贊》這檔節目在對歌曲的重塑這方面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把那些已經火過的抖音熱歌搬上一個更大眾的舞台,並且通過一些顛覆性的改編讓歌曲重新煥發活力、讓更多的觀眾get到歌曲的魅力,這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很值得點贊的事了。

說真的,看過《為歌而贊》的這些改編舞台你可能就會有類似的感受:編曲和演唱者的專業度真的很重要。

很多抖音熱歌剛走紅的時候都還是處於一種比較粗糙的雛形狀態,製作方面也比較簡陋。但是在經過專業編曲團隊的打磨和專業歌手的演唱之後,這些抖音熱歌也可以變得很高級。

斯文一口氣追完《為歌而贊2》一、二期,就知道這回是真的發現寶藏節目了。

不過對於一檔音綜來說,有稱讚的聲音自然也會有質疑的聲音,音樂本身就是一鍵很私人的事,一首歌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再正常不過了。

在對於那些舞台的稱讚聲之外,《為歌而贊2》把一些有關認知偏差的討論也很直觀地呈現給了大眾,這也是這檔節目吸引斯文一路看下去的原因之一。

比如「專業歌手唱爆款歌是不是浪費嗓音」、「爆款歌是不是就等於不高級」或者「歌曲的故事性和旋律哪個更重要」等等,每個議題都是一輪交鋒。

就拿「爆款歌」這個關鍵詞來說吧,一直以來,大眾對所謂的爆款歌都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和認知偏差,覺得爆款歌就約等於俗氣,除了魔性、洗腦之外沒有什麼音樂性可言,更難登大雅之堂。

至於爆款歌的創作者們,就更是曇花一現,總感覺他們很難像專業歌手或者音樂人那樣不斷產出高質量的作品,在華語樂壇真正長久地擁有一席之地。

這種認知偏差和偏見,在王赫野兩個舞台的反饋上就體現得很明顯。

唱新歌,百贊團覺得他的創作太「套路化」,沒有跳出他那首成名曲《大風吹》的影子,缺乏突破。

唱熱歌吧,又有人點出他唱功不到位的問題,覺得他可能是因為年紀太小的緣故,不太能表達出歌曲本身的情感,所以就更讓人難以產生共鳴。

斯文倒是不反對百贊團的這些評價,畢竟聽一首歌一千個人都會有一千零一種感受,喜不喜歡是各人的自由。

但還是能看得出來,百贊團在面對王赫野這樣的唱爆款歌成名的普通歌手的時候,要比面對那些主流歌手的時候要嚴格得多。

類似的「該不該跳出舒適圈」的問題,其實楊宗緯和郁可唯他們也有。只不過大概是他們已經有足夠多且優質的作品作為支撐吧,自帶好感濾鏡,所以聽眾對他們難免也會更寬容一些。

爆贊團的陳銘每次的總結髮言就有說到很多人心裡去,總是一針見血,精準道破這些議題的關鍵。

音樂和音樂的創作者一樣,本來應該都是不問出身的,更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讓創作者和觀眾都越來越焦慮的原因在於,是我們這個時代快進了藝術家的成長規律,總是在看到一個巔峰之後就立馬追問下一個巔峰在哪裡。

「你如果眼睛只看著外面那些燈火,你人生就永遠痛苦 。只有在自己的月亮指引下,你才能收穫靈魂的安寧。」

這種只知道看著外面那些燈火的行為,不僅催生了創作者們的焦慮情緒,更是讓身為欣賞者的我們也會逐漸失去發現美的耐心。

好作品的誕生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我們沒必要不斷催促著成熟的歌手跳出他們的舒適圈,也沒必要不斷催促那些還在成長中的年輕歌手要立馬呈現出一個成熟的狀態。

無論是好的作品,還是優秀的創作者,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沉澱、去摸索。

年輕歌手未必沒有得到大眾認可的可能,爆款歌也未必就不好聽,也許它們只是缺少一個發光的機會。

就像《靠近》或者《海底》那些出過圈的舞台那樣,只要遇到合適的改編方式就可以變得很好聽。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所謂的「爆款歌」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專業歌手和普通聽眾對於「爆款歌」的認知和感受更是有蠻大的差別。

就像郁可唯選擇改編抖音熱歌《刪了吧》,有人聽了之後很喜歡,覺得這首歌里表達出來的東西很真實,很貼近現在年輕人的生活,認為郁可唯的版本賦予了這首歌新的生命。

也有人評價說這首歌「不值得」,因為它「不具備音樂審美力」、「很矯情俗氣」,覺得還有更多更適合她嗓音的熱歌,不該選這首。

但郁可唯也在舞台上向大家解釋了,她說她選擇這首歌的理由,並不是出於市場方面的考量,而是因為覺得它的旋律是好聽的,所以想改編一下試試。

袁婭維選擇《靠近》的理由也和郁可唯類似,除了自己本身就對原曲挺有好感,想嘗試一些平時不太會嘗試的曲風,讓觀眾看到自己的另一面。

還有個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像她這樣的專業歌手也想通過嘗試翻唱一些自己平時不太會唱的歌,去看看現在的觀眾正在喜歡什麼樣的音樂,他們也是帶著學習的心態去挑戰和成長的。

你說他們在音樂方面的專業性和審美會不如我們這些普通觀眾嗎?並不是,只能說他們對音樂的心態更寬容,所以在音樂選擇上也沒有那麼高的「包袱」或者說偏見。

除了一些特別享受小眾氛圍的創作者,其他大多數的音樂創作者和歌手應該都不會不希望自己的歌受歡迎吧?「爆款」、「大眾」和「流量」這些標籤本身並沒有什麼原罪,高熱度對於一首歌來說也應該是件好事,沒有必要因為刻板印象而讓一些本來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作品失去發光的機會。

袁婭維在這一期里也cue到自己出道這十年的心路歷程,就像有些不太被看好的抖音熱歌一樣,她一開始的音樂風格也是不被大眾接受和認可的,但她這些年堅守住了自己的熱愛,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堅持是有意義的。

這回她對於《靠近》這首歌的成功改編,就是用了一種大眾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傳遞音樂性,也正是一個用專業歌手的方式去打破大眾刻板印象和認知偏差的過程。

看得出來《為歌而贊》這檔節目一直都致力於發揮抖音的流量優勢,讓好歌更出圈。

這一季除了在舞美和作品內容方面下了更多功夫,給大家一個把舞台還給作品的機會,更是增加了音樂方面的交流和討論的部分。

百贊團和爆贊團的現場評價也好,觀眾們線上的反饋也好,都印證了這兩季「樂無正解,百贊成歌」的slogan。

相比那些抖音熱歌究竟值不值得被改編、它們具備多高的音樂審美的問題,它們能不能夠藉助這個舞台被聽見並且接收到最真實的聲音才是當下更重要的事。

在這個過程中,專業歌手們可以通過改編抖音熱歌挖掘出跟平時不太一樣的自己,觀眾們也可以通過這個節目暢所欲言,積極輸出不同角度的觀點和看法,那麼這樣的一個「音樂交流場」的存在就已經足夠有意義。

現在兩期節目已經告一段落,不知道大家都把哪些歌收進近期的循環歌單了?

這一開始就解鎖了這麼多神仙舞台,很難不期待後面還有哪些實力歌手和新世代音樂人會站上這個競演舞台,用勇氣和熱愛為自己的作品發聲了。

當然了,也很期待看到《為歌而贊》第二季這檔節目還能引發哪些與音樂有關的有意思的討論。

每周六晚20:30鎖定抖音和浙江衛視,一起見證更多驚喜的誕生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9d8fb2f27113f35143d0de33363ab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