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年輕的時候沒有動力,只想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呢?

2023-07-01   楊東霞

原標題: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年輕的時候沒有動力,只想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呢?

真沒想到昨天和閨蜜說話的時候,她竟然對我很苦澀。更讓我驚訝的是,他的三觀竟然是這樣的。問題是,我閨蜜昨天向我抱怨說她老公太主動了,才三十多歲,下班後就可以在家陪女兒,或者在家玩手機,而且他不知道如何找兼職或看書考公務員。

我聽說我還真替她老公埋怨,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老公的工資還不錯,收入也不錯,也很照顧家庭。你想從這樣的男人身上得到這麼多嗎?誰知道他說,年輕就應該奮鬥,在舒適區里不浪費青春!天哪,我聽了真是無語了,做這樣的人有什麼意義,而且我覺得我女朋友對自己的動機和輕鬆的理解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我需要好好教訓她。

1.什麼是動機?被激勵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對於「動機」的概念過於片面。他們把每天努力奮鬥以獲得更多的錢或者更多的利益的情況視為自我提升。

我認為進步從來不在於你與他人相比有多累、痛苦或悲傷。我們絕不能將苦難甚至虐待視為進步。進步應該是努力工作和熱愛生活。

在大城市,你每天花幾個小時在車流中來回通勤,但當你回到出租屋時,你已經累得無法休息;相比於小鎮下班後和朋友出去吃飯,去健身房健身,跟著父母孩子玩一段時間,我覺得並沒有更進步,那種進步沒有更進步的意義。

進步不應該僅僅出現在工作上,你也不應該精疲力盡。進步主要是積極的態度、積極的工作、積極的生活。只要你每天過著穩定舒適的生活,只要你每天的努力能讓你感到滿足,你就一定進步。

就像我的同事一樣,他們每天上班都很積極,能夠很好地完成工作,也積極主動地學習專業知識。但下班後,他就不再關心工作了。他積極地享受生活。下班後,她讀書、做瑜伽、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看電視。每天整個人的能量都很好。我認為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進步的生活。

2、什麼是舒適度?輕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很多人對安易的認識也很片面。他們想得太簡單了,因為他們認為安依只是吃東西等受傷,安依過著沒有靈魂的生活。

事實上,這樣的觀念實在是錯誤的。真正的安慰不是吃喝之苦,而是安穩的生活,平庸的流年,知足的小財,知足常樂,知足常樂。一個幸福的小家庭,過著自己的小生活。這樣的輕鬆有什麼問題嗎?人生短短几十年,難道我們不應該盡力過得舒適安寧嗎?

甚至可以說,這種安逸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因為他能夠過上如此安逸的生活,說明他的生活少了一些顧慮。這樣的安慰就是幸福。幸福來自一菜一飯,子孫滿堂,妻兒溫暖,一顰一笑,再去羨慕別人都來不及了!

3、無論是有動力還是舒適,都是人的生活方式,兩者並不衝突,甚至相輔相成

坦白說,其實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他的自由。另外,這兩種生活方式按照正確的理解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這兩種方式能夠結合起來就更好了。

當你得到了適當的進步和奮鬥後,靜下心來享受一下空閒的時間,與自己的內心對話,讓自己平靜下來,內心的焦慮、困惑和恐懼也會消散。

獨處之後,有時我想填補內心的空虛,擺脫生活的無聊,去學習、工作,當我有了應有的進步時,我的內心和生活就會更加滿足。

總的來說,當我們了解了這三個特點後,我們就能清楚地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年輕時沒有上進心,只想待在自己的舒適區。

坦白說,他們並沒有失去上進心,只是把部分上進心從工作上轉移到了生活上,因為以前他們把太多的精力花在工作上,現在他們學會了生活。/。他們待在自己的舒適區,不吃飯,不等待受傷,他們享受生活,體驗生活帶來的一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