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好幾個年齡超過30+的女人,從她們那裡我感受到一種焦慮,和內心不斷撕扯的矛盾。
焦慮的是她們覺得自己年齡大了,卻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對象。但找對象這個事吧,你越急,反而越失控。
內心的撕扯是她們一方面勸自己湊合,不要對另一半有那麼高的期待和要求。另一方面她們又接受不了和自己不喜歡的男人結婚。
這種撕扯,不會在某一瞬間戛然而止,也就是說痛苦、焦慮,是一直伴隨30+單身女性的主觀感感受。
當看到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結婚生子的時候,30歲的單身女性充滿羨慕,可是她卻不知道會不會有個人在未來等待著自己。她們甚至還會擔憂,自己會不會就這樣孤獨終老。
更要命的是,當女人30歲之後,如果頻繁找不到對象,或者被太多喜歡的男生拒絕,她就會對自己是不是一個受歡迎的女性表示懷疑,她甚至還會質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要求太高了,應該降低擇偶標準。
這就造成了一種局面,她在感情上越來越不自信。她不相信自己會遇見愛情,能夠和一個優秀的男人步入婚姻,她不相信自己足夠的有吸引力。
當一個人在內心裡不相信自己時,也會製造出和內心世界一致的外在現實。
我曾問過一個30歲的女孩,她覺得自己有吸引力嗎?她的回答是否定的。然後當我問她有沒有考慮提升自己的魅力值時,她說從未想過。
她是焦慮的,焦慮到為找對象的事情日日難眠。她會認為,是不是自己是有問題的。她試圖找尋自己的一大堆問題,卻越來越焦慮。
可是,焦慮並不會推動她真的找到一個好的伴侶。
可怕的是,人們為了解決自己的焦慮,就會病急亂投醫,找各種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親,然後得出一個決定:找到合適的對象實在太難了!
如果你也進入到這種循環當中,是時候讓自己停下來歇歇了。既然有些事情急是急不來的,何不讓自己放鬆一些呢!
重要的是當一個人處於嚴重的焦慮當中時,她怎麼會惹人喜愛呢?
30歲的單身女孩,在找不到對象時,也會不斷勸自己乾脆選擇一個條件差一點的人戀愛結婚算了。
但是我想要說的是,你從來都不是一個允許自己湊合的人,為什麼還要竭力去勸自己湊合呢?這不是給自己找苦吃嗎?
就像《30而已》里的王漫妮,她為了討母親開心,而和一個做金融的男人相親,這個男人要說長相也不算差,應該也不窮。可是從這個男人的個性來看,他們兩個真的不適合。
在一開始就不適合的人湊合後就能適合嗎?大機率是不會的。因為婚姻是一個從激情漸漸走向平凡的過程,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心動,甚至是討厭,怎麼可能到後來就喜歡上了呢?
接受自己是一個不願湊合的人,然後努力提升自己身上的女性品質,自信力,這才是關鍵。即便後來你沒有找到一個人陪你終老,但你能取悅自己,擁有自信,懂得生活,一個人也能活得美滋滋。
年齡並不是一個阻礙人走向親密關係的理由,有些人20歲結婚,有些人30歲結婚,有些人50歲結婚。在每個年齡階段結婚的人都有,既然你無法向大多數人一樣在更小的年齡結婚,那麼就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
只有你肯接受自己,才會吸引有人接受你,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