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炒股少煩惱
風口浪尖上的百億私募FOF華軟新動力,給出了進一步回應。
在14日下午華軟新動力網站和公眾號上,華軟新動力承認,因匯盛私募發生違約行為導致兌付困難,公司將持續向相關基金產品的投資人進行信息披露,並針對匯盛私募以及相關環節採取法律手段,盡最大努力實現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重大違約兌付困難,華軟新動力將採取法律手段
近日,一則傳言在市場備受關注,相關傳言稱,有人利用多家私募做局,通過信託結構化,騙取巨額資金後跑路。知名百億私募華軟新動力因為投資了相關產品而牽扯其中。
11月14日下午,華軟新動力網站和公眾號上,百億私募北京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開承認,截至目前,本公司管理的最終實際投資至深圳匯盛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盛私募」,登記編號P1061345)的部分私募基金產品,因匯盛私募發生違約行為導致兌付困難。
華軟新動力表示,針對匯盛私募的重大違約行為,本公司將持續向相關基金產品的投資人進行信息披露,並針對匯盛私募以及相關環節採取法律手段,盡最大努力實現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公司也強調,目前持續經營,其餘在管基金產品均正常運作,本公司將本著審慎負責的態度,持續合規經營。
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獲悉,華軟新動力向渠道解釋稱,「新動力旗下FOF下投了杭州匯盛,而匯盛先前聲稱自己是做量化對沖策略,後來經華軟新動力調查發現,匯盛只是將資金去投了瑜瑤投資的產品,華軟新動力迅速採取行動,上周已經報案抓捕產品造假的私募管理人杭州匯盛。華軟新動力對下投方面的失誤以及由此引發的一些不實市場傳聞給投資者帶來的困擾深表歉意。」另據知情人士稱,目前華軟新動力正在處理相關問題,並已與客戶進行過溝通。華軟新動力方面已經針對相關輿情成立了危機應對小組。
單產品16日可贖回
14日當天,華軟新動力網站上還發布了兩則公告。
一則是「華軟新動力平衡價值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臨時開放贖回。公告表示,公司定於2023年11月16日進行本計劃臨時開放,臨時開放日僅接受贖回申請。通過代銷渠道辦理贖回業務的,贖回業務需要在2023年11月16日當天辦理。
另外一則是該公司旗下6個產品更換投資經理。公告稱,滴海新動力進取多策略1號等6款產品要變更基金經理,變更前基金經理為彭冬,變更後基金經理為高暘。
「當前贖回的只有單產品的,至於產品凈值等具體情況,公司會發公告。」公司董事長徐以升對券商中國記者說道。此前,在11月9日,華軟新動力已經暫停了多隻私募產品的申購和贖回工作。其中包括,天安定向2號穩進增強組合投資基金、天安定向1號穩進增強組合投資基金、天安穩進增強組合投資基金、楊號新動力投資基金等多隻產品。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軟新動力」)是市場上管理規模最大的證券私募FOF基金之一,管理規模超過百億。主要服務於銀行、國企、上市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以及家族財富管理客戶。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華軟新動力今年來整體收益為3.51%,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7.55%的收益。
背後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券商中國記者在深圳匯盛公司的宣傳資料上看到,匯盛宣稱致力於系統化投資,創始團隊來自於頭部金融機構,公司基金經理趙利強曾在摩根史坦利、幻方量化等知名機構任職。
「華軟新動力喜歡挖掘中小量化私募管理人、尋找超額收益,今年量化中性策略特別火,匯盛假稱自己是量化中性,然後在託管的業績看上去又很好,於是吸引了不少低風險資金。因為宣傳是一個二級產品,有些投資人投後可能就疏於管理了。」華東某私募人士稱。
一家大型FOF私募也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這次出事的私募也曾找過他們募資,但因為合規原因被公司拒絕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事件中,私募藉助信託通道發行結構化產品,投顧管理人再向下投資私募,中間存在多層嵌套,一些機構可能正是利用了其中的漏洞。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持牌機構產品的兩層嵌套,監管非常清晰,因為在備案過程中會明確每層合同的投資範圍。但對私募基金向下投資私募基金的多層嵌套,其中可能存在一定漏洞,之前有些激進的機構會去這樣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核心問題就變成每層私募基金的投資範圍和估值表的問題,如果私募基金投資範圍里包含了私募基金,它的估值方法和外包里就可能被利用造假。
目前,涉事的瑜瑤投資處於「異常經營」狀態,2022年6月13日,瑜瑤投資被浙江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處罰事由為公司旗下瑜瑤戰鼓五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間,存在總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超過200%的情形。同時,公司法定代表人何國清、時任基金投資經理楊澤斌也被出具監管函。從處罰來看,公司旗下產品屬於違規加槓桿。此外,磐京股權投資基金已在2022年9月8日被中基協註銷。
券商中國記者探訪 「杭州瑜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辦公場地時發現,公司已經人去樓空。「今年9月30日這家公司就搬走了,聽說是出事了,東西都清光了。」大樓物業人員稱。
來源:券商中國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何予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