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大陸犯罪片,爛俗的警匪片,香港電影真的完了

2023-10-29     閒人電影

原標題:環大陸犯罪片,爛俗的警匪片,香港電影真的完了

這幾年開始流行環大陸犯罪片,故事發生地基本就三個地方。

一是西南,如《孤注一擲》《誤殺》《絕地追擊》,向東南亞進發,與《泰囧》時的「夸」截然不同。

二是東南,如《除暴》《第八個嫌疑人》,大都是港片從香港移到廣東各地,語言和文化相近,拍起來得心應手。

三是東北,如《莫斯科行動》,東北靠近俄羅斯,與西南一樣,可以規避一些審查,再加東北這個地方的時代感濃厚,極適合做成《漫長的季節》這樣的作品。

吳鎮宇、鍾漢良主演的《困獸》則是第二種。

雖然片中虛構了虎城這一地名,但是根據故事情節以及賭場經營權這一設定來看,背景地是澳門。

不再內地取景,時間設置在20年前,又是真實事件改編,這三種元素加一起可以規避一些審查,也能夠讓劇本更加紮實。

只可惜香港電影的不思進取又浪費了觀眾的寶貴時間。

以鍾漢良基本沒怎麼演過電影男一號的境況來看,他能接到男一的資源,可想而知,這片的質量就該抱有任何期待。

結果果然不負眾望,《困獸》確實是24k純爛片,困獸不是片中的角色,而是買票進場的觀眾,困到昏昏欲睡,困到被人罵獸。

說是動作爽片,其實沒有什麼動作,也沒有什麼大場面,只有砰砰砰的槍戰,不過癮也不夠刺激。

說是警匪片,實際上劇情平淡如水,懸念、推理皆無,劇情處處都是bug,多到如天上的星星數不清。

說是反轉不斷,然而謊話連篇,反轉全靠台詞與反水帶,還是沒有絲毫鋪墊和預兆的強行反轉,有種眼看劇情進行不下去了,找個人故意整點事之感。

整部電影都是清湯寡水,唯一能讓人提起精神的恐怕就只有鍾漢良白到發光的臉,與片中的演員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

那些說什麼三足鼎立,三大主演賣力飆戲,展現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慘命運,極具現實主義的映射的人,不知他們怎麼夸出口的,也許是鈔能力。

為了這點醋包這頓餃子,用一些慣用的話術遣詞造句,一眼就能看出來。

如立志即都失敗了,微妙的情緒就是沒演出來,歡騰是乏味,模糊與曖昧、粗糙而真實、狂熱的表演即照明不足、曝光不足、用力過猛。

原生態的簡潔的故事就是沒有好好剪輯與編劇,流暢的攝影風格意為搖晃的鏡頭,混搭的,莊嚴宏大的就是各種類型片的影迷都未能討好,枯燥無味。

振奮人心的則是幼稚可笑的,溫暖人心的是空虛無聊的,令人心碎的是低級煽情的,具有挑戰性的是完全看不下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導演竟然能拍完。

就連他們極盡華麗詞藻猛夸的結局戲也是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

結尾吳鎮宇和鍾漢良開車衝進機場,拼上性命也要將兇手置於死地,想要展現暴力美學。

看似生猛,欲複製《喋血雙雄》中的周潤發與李修賢,怎奈彭發、彭順兩兄弟是臥龍鳳雛,只做到了皮,核仍然是東施效顰。

英雄氣概沒有,浪漫主義沒有,赴死決絕沒有,只有晃動的鏡頭,凌亂的剪輯,不合時的慢鏡頭,讓動作不連貫。

本該是影片最高潮的部分,卻只剩下配樂還有點激情澎湃,其他則是怎麼都死不了,子彈都躲著飛的主角光環。

文本空洞無聊,人物也沒一點厚度。

男性角色依舊老土,無新鮮感,儘是以前港片的單薄半吊子主角的影子。

鍾漢良、張兆輝的雙雄對決如邯鄲學步,沒有吳宇森的能力偏要成為《英雄本色》,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反派還是咋咋唬唬,舉止譁眾取寵那一套。

尤其是女性角色,千篇一律的工具人,負責被殺、被強、被綁架,胡杏兒儼然成了便當代言人,說完自己的台詞便匆匆下線。

鍾漢良的演技浮誇又尷尬,就知道做一些誇張的表情和動作來表達情緒。

還總擺出一副深情凝望的樣子,憤怒就是大聲吼叫,悲傷就是沉默不語,刻板、模式,甚至連行活都不如,簡直就是弱化版馬景濤。

與吳鎮宇的對手戲,不堪入目,毫不誇張的說,吳鎮宇一個皺眉,一個眼神就讓鍾漢良的大開大合相形見絀。

他還是適合演偶像劇,或在電視劇中混,這樣演技的弱點不會被放的那麼大,也可以憑顏值讓人忽略一些演技的問題。

況且,現在的偶像劇對演技的要求也沒那麼高,這才是鍾漢良的舒適圈,畢竟他的能力不允許他不破不立。

從中也可以看出香港電影的無力感。

他們想努力做出點新東西,可又受困於吃老本求穩的心態,情節雷同似批發,既黔驢技窮又老態龍鍾。

香港電影真的就這樣了,別妄談崛起了,現在能守住一畝三分地圈圈錢就不錯了,除了內地,哪裡對港片還能有這麼大的包容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7f86cca0e3a39669020e2ac79210e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