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影視「野火燒不盡」?

2024-09-14     生活報

全國網絡影視平台「盜鏈第一大案」,判了!不久前,由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特大侵犯視聽作品著作權案一審宣判,被告人張某因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2000萬元,被告人孫某因犯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400萬元。

據悉,2017年年底至2023年1月間,被告人張某、孫某等人先後開發運營「影視大全純凈版」「今日影視」等多款影視作品聚合App,在未經國內多個知名視頻公司等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採用將熱門視聽作品「下載上傳」、「盜鏈」的方式,向公眾傳播視聽作品8萬餘部,收取廣告費3.92億餘元。這也是全國網絡影視平台涉案金額最大的一起「盜鏈」侵權刑事案件。

以嚴厲懲處痛擊「盜鏈」「截流」非法侵權行為,這起案件的宣判,無疑給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注入強心劑。

熱門電影剛剛上映,某些網站平台就能免費觀看「槍版」資源;不花一分錢,即可「白嫖」熱門劇集、綜藝,更新速度甚至與正版網站同步……近年來,隨著影視行業的高速發展,盜版市場亦暗流涌動,盜鏈侵權現象愈演愈烈,為影視創作者和相關平台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已成為影視文化行業的隱憂。

每一部影視作品背後都凝結著視頻創作者、製作單位和平台方的智慧和心血。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人「貪小便宜」的心理,通過盜鏈、搬運等方式竊取正規影視資源進行非法牟利,在直接影響影視作品創作者和相關平台經濟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讓創作者淪為廉價的「文化民工」,嚴重挫傷他們的創作積極性。長此以往,將擾亂正常的文化內容創作生態,阻礙文化行業的健康發展。此外,盜版資源唾手可得,也一定程度助長了人們不勞而獲的思想,不利於人們版權意識的形成,這對於正常的市場創新環境而言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此次案件並非孤例。稍作檢索發現,近年來,通過盜鏈等方式非法獲取影視資源、侵犯著作權的案件不勝枚舉。盜版影視作品網站、APP泛濫猖獗、屢禁不止,歸根結底是違法成本較低而獲利龐大。許多盜版網站和APP的搭建,甚至只需要幾台電腦,動動手指,短期內便能通過「拿來主義」攫取巨大流量和高額廣告收入。有些盜版網站被取締後,僅僅幾小時就能通過修改域名、提取備份數據使原網站「死而復生」。侵權成本與收益的不對等,使得盜版網站因此「打不勝打」,嚴重危害影視行業生態。

面對影視侵權猖獗現狀,有關部門、平台和整個社會必須重視起來,共同打擊侵權盜版行為,維護風清氣正的文化創作環境。遏制影視侵權暗流,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只有加強立法和執法,以嚴厲的懲處「打痛」侵權者,以此產生震懾效應,才能讓不法分子對侵權行為望而卻步,保護視頻原創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原創尊嚴。

尊重版權、尊重創作, 就是保護智慧財產權、保護創新。作為文化產業的消費者、受益者,每一個觀眾都應樹立起反對盜版、保護正版的共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對盜版影視說不,自覺為優質原創作品付費,營造鼓勵原創的良好氛圍,讓影視創作、消費形成正向循環,助推影視文化行業健康發展。

來源:半月談

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7cdccce4522a5e1f2473b8c19f1fe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