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壯年的鄒叔是家裡的頂樑柱,工作麻利,人也很健談。可是最近這幾年,鄒叔總覺得頭暈沉沉的,老是犯困,記憶力也變差了。起初以為是血壓控制不好,睡眠不足導致的,吃了挺多藥,症狀卻一直未見好轉。家人們也都發現,鄒叔說話變得越發遲鈍,缺少了從前的精氣神兒。
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鄒嬸帶著鄒叔去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結果讓一家人大吃一驚:鄒叔頭暈、反應變慢的症狀是因為大腦組織缺血導致的,雖然目前沒有發生嚴重的腦梗死,但是鄒叔一側的頸動脈已經閉塞,而另一側的頸動脈也達到了極重度狹窄的程度,隨時有可能發生大面積腦梗死,甚至會危及生命,需儘快手術治療。
全家人一時間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在親友的幫助下,鄒叔一家打聽到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腦病外科黃理金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對於頸動脈狹窄和閉塞治療有著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遂慕名前往。
入院後,治療團隊詳細檢查了鄒叔的疾病資料,發現鄒叔的情況其實相當危險。「可以說2/3大腦的血供僅靠那一點還未完全閉塞的頸動脈提供,而且頸動脈斑塊為不穩定斑塊,就好像堆在頸動脈里的『垃圾』,隨時有血栓脫落或堵塞的風險,一旦完全阻塞,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治療團隊很快制定了手術治療方案,即在復合手術平台下,分期進行雙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必要時進行頸動脈支架置入術。
治療小組在術前與鄒叔、鄒嬸詳細溝通了手術風險及相關併發症等相關事宜後,全家人感受到了黃理金教授治療團隊的科學和嚴謹,選擇相信治療團隊制定的手術治療策略,最終通過先後兩次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完全開通了狹窄和閉塞的頸動脈。
圖A:右側頸動脈剝脫的潰瘍斑塊
圖B:左側頸動脈剝脫的潰瘍、鈣化斑塊
圖A:術前右側頸動脈極重度狹窄(紅圈內)
圖B:頸動脈剝脫術後,恢復正常(紅圈內)
圖A:術前左側頸動脈閉塞(紅圈內)
圖B:頸動脈剝脫術後,恢復正常形態(紅圈內)
術前經顱都卜勒超聲(TCD)提示雙側大腦中動脈血流變慢(38-45cm/s)
術後門診複查顱都卜勒超聲(TCD)提示雙側大腦中動脈血流恢復正常(82-94cm/s)
鄒叔鄒嬸在出院當天向黃理金教授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各位醫生挽救了我的家庭,真的太感謝了!」 目前,鄒叔已康復出院多日,在規律服藥的情況下,血壓、血脂逐漸趨於正常,並定期的門診複查,動態觀察頸動脈後續的演變。
黃理金教授溫馨提醒
臨床上,動脈粥樣硬化是頸動脈狹窄的主要病因,約占90%以上。目前,中國有1/3的成人存在著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而在70~89歲人群之中,存在頸動脈斑塊的人更是高達63%。狹窄的血管壁會隨著疾病的進展變得越來越窄,甚至完全閉塞阻礙的血流通過,此時就容易誘發腦卒中。
由於大多數患者認識不到頸動脈狹窄的嚴重性,僅僅是發生了腦卒中時才會進行頸動脈的相關檢查,因此頸動脈狹窄經常被稱作腦卒中的「隱形殺手」。 當大家發現家裡的中老年人反應、活動變差的時候,還是需要及時就醫查找原因。
治療頸動脈狹窄的目的是重建正常的血管通道,恢復正常的血流速度。其中包括移除血管狹窄處聚集的斑塊,以及給狹窄的血管放置支架,恢復血管正常口徑等。如果是頸動脈狹窄導致的腦組織缺血,而且有手術指征時,越早進行手術干預,死亡的腦細胞越少,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也會越高。
黃理金教授表示,看清血管,防治腦卒中!在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同時,還應該注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體檢、積極治療慢性疾病等,來預防腦卒中。只有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和致殘率,讓更多的患者獲得及時、有效的救治,重返健康的生活。
目前,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腦病外科在黃理金教授帶領下,建立了以顱底腫瘤、複雜腦-脊髓血管病血運重建、急性腦卒中、頭頸部癌爆裂綜合徵 等為重點的專病救治小組。團隊注重整體的理念,精湛的外科技藝,輔以中西醫結合的治療理念,不僅保證患者手術的成功,還有利於患者術後的快速康復,保障了住院全周期治療過程的健康安全。
追逐夢想,你我同行!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腦病外科,秉承著「救死扶傷」和「正人、正己、正心」的醫療、教學理念,邀請有情懷、有理想,勇於燃燒生命、賦予生命的規培醫生共同奮鬥、共創未來!讓青春在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往期回顧
- 妙齡少女,反覆頭暈、嘔吐,原因竟然是…… | 大德路總院腦病外科
- 頭痛是因為腦子裡有「煙霧」?| 大德路總院腦病外科
- 「一刀」解決「麻、痛、抽、聾、嗆」五大難題 | 大德路總院腦病外科
專家名片
黃理金
主任醫師 腦病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專業特長:通過微創顯微和內鏡技術切除腦膠質瘤、腦膜瘤、顱咽管瘤、垂體腺瘤、聽神經瘤、腦幹腫瘤、顱底腫瘤等;運用顱內外血管搭橋治療各種腦動脈、頸動脈狹窄或閉塞;精通微創介入及復合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等;鼻咽癌頸動脈破裂的止血和修復;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的外科治療;重症腦卒中、顱腦損傷的手術與神經重症的系統性救治。是既嫻熟掌握神經介入技術,又擁有複雜顱底外科手術技巧,還能進行神經重症綜合救治的神經外科醫生。
文/圖:趙洲洋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