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買房!!!

2022-03-14     薇安說

原標題:我要買房!!!

01

我身邊有房子的朋友,說起買房,都有不同的歷史。

二十年前買房的朋友說,「我的房子是rent to buy,不需要首付,跟原房東簽好協議,每周付錢給他,就相當於還貸款。」

十幾年前買房的朋友說,「那時首付5%,房子還便宜,我和妻子正常工作,也沒覺得買房是件多難的事。」

十年前買房的朋友說,「我買房的時候,首付調到10%,一套普通價位的房子要付三萬紐幣的首付,我們手裡只有一萬多的積蓄,妻子和我都找了份兼職,半年後也湊齊了首付。」

七年前買房的朋友說,「我趕上了所有人都在買房的浪潮,但海外買家還可以買房,海外收入也能申請貸款,後來zf禁止海外買家投資,我覺得自己算是很幸運的了。」

五年前買房的朋友說,「我買房時正趕上房價上漲,首付也調到了20%,我和老公用兩個人的積蓄加上從爸媽那借來的錢湊齊了首付,那會兒感覺挺慌的,是有了家,但家底全沒了。」

相信你也有這樣的感覺,過去的人想安定下來,便有一座心儀的房子在哪裡等著他。

現在的人,就算是全職工作,爸媽能夠贊助,自己的標準一降再降,從城南追到城北,從城東尋到城西,大多數時候還是兩手空空。

買房,對於普通人,尤其是想紮根在異鄉的普通人,漸漸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作為一個在三年半前才買房的人,我大概趕上了一切「壞時機」,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這一路的坎坷,也想告訴你, 有些關頭,必須挺住,有些機會,必須抓住

02

出門在外,搬家的次數漸多,人情就淡泊下來,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處分享生活的租客,總有一天會因為「買房」而分別。

在恭賀和不舍中,你知道最糟糕的感覺是什麼嗎,是那麼多分別,沒有一次是因為你。

五年前我和男友搬來陶朗加,此前我搬過10次家不止,寄人籬下時經歷的麻煩和苦惱,都換成一個信念: 我一定要買房。

2015年,這裡的房價還未起飛,一套城邊緣的三室一廳只有二十九萬九紐幣,我們按著宣傳冊上的地址尋過去,中規中矩的二層樓,1000平方米的寬敞院子,麥當勞就在樓下,雖說鄰近主街,相對吵鬧,也合了心意。

那時我們手裡幾乎沒錢,首付又從10%,提高到20%,看房純屬過眼癮,但我手裡搜來了各個公司的宣傳冊,每晚下了班,就伏在桌前寫寫算算,只要我們努力工作好好攢錢,一年後擁有自己的房子也並非不可能。

可僅僅半年的時間,小城房價飛漲,眼見二三十萬紐幣的房子變成四五十萬,你去哪裡看房,屋外都是十幾雙鞋,所有人都虎視眈眈地看著彼此。我站在角落裡,看一些人胸有成竹地和中介討論術語。

我所設想的踮起腳尖可以夠到的普通民宅,如今也成了頭頂的星星。我忽然徹底理解,「你賺錢的速度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這是多麼無力的感受。

2015年末,我們做出一個決定,用極少的錢支付了一輛房車的首付,搬到上面去住, 別人眼裡的「詩和遠方」,是我為買房準備的一場持久戰

住房車的費用加上每周車貸,比租房便宜一些,最後還可以把房車賣掉,用來作買房基金。

2016年是我的幸運年,我的書出版了,得到一些收入,公眾號也開始運轉,不時接一些廣告。我辭職做自由職業者,閒時看房,越來越有底氣。

可當我終於準備好了的時候,海外收入又不能用來申請貸款了。手裡的錢花不出去,眼見房價依舊在漲,這又是另一種無力。

我沒有放棄看房,看自己能擔負得起的民宅,也看自己擔負不起的豪宅, 偶爾在一家人的窗戶前眺望遠方,多希望自己也能在每天早上看到這樣的景致。

我只是一邊看一邊恨,恨自己總是差的那一步。

03

生活不是死水,它是有力量的。

你跟它死磕,它也在跟你死磕,看誰最先撐不下去。但再弱的人,只要時刻充滿雞血,也總能趁著一個對方歇息的契機取勝。

我在等那個機會。

2016年末,我們的房車停在朋友家後院。朋友一家突然決定賣房,我們又要開始顛沛流離的生活了,不禁悲從中來。

有一個午後,我們正在收拾東西,鄰居來找朋友談樹的問題,他正巧不在,於是我們就聊了起來。

鄰居說自己家一套房子想賣,還沒有上市,因為無力還貸,害怕被銀行收走,因此價格很便宜。

我們當天就去看那套房子,其實路上我已做好決定:不管怎樣,買下它。

房子在城市邊緣,便宜是因為它年齡和我一樣大,外觀陳舊,院子很小,屋內還中規中矩,屋外有一條長坡,停車和走路很不方便。但我迅速拿了主意,第二天去找貸款中介,開始研究貸款的問題。

海外收入不能再用來申請貸款,我吃了幾乎所有銀行的閉門羹。我對貸款中介說,「我們再試一次吧」,我把出版的書籍圖片,銷量截屏,以及獎盃圖片都發了過去。我要是村上春樹,買房還用這樣?

一個月漫長的等待,貸款終於批下了,高利息。但沒關係,再一個月後,合同簽訂,我拿到鑰匙, 2017年1月25日傍晚,窗外火燒雲連綿,我的一雙腳,終於落地了。

04

在買房之後,我依舊保持著看房的習慣。

一是,買房過程中稀里糊塗,被人牽著走,讓我意識到掌握房子知識的必要。

二是,因為房子並不完全合乎心意,冬涼夏暖,設施老舊,街區環境並不友好。

三是,我想看看別人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手裡當然沒錢再買房,但看一看又不花錢。

紐西蘭出售的房子都有房屋開放日,一般45分鐘,買不起,就看看這家的房子多少錢,那家有多少人來看房,他們的花園種著什麼蔬果,客廳怎麼布置,甚至中介穿著什麼牌子的衣服……

我哪個街區的房子都會看,從破舊的小區,到海濱豪宅,有時和中介或者旁的鄰居聊聊,也吸收到很多新的訊息。

2017年後半年,我報了一個半年的房產中介班,並非為職場做打算,而是有些知識,還是要經過專業的學習,才能變成自己的,而一定有我還不知曉的渠道,會在未來派上用場。

半年的課程結束後,同學中的大多數都去做了房產中介,而我學會了怎樣以賣房人的眼光去買房:什麼結構的房子最牢固,哪裡的房子升值最快,合同簽署時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

2017年末,我成立了個小公司,代理紐西蘭本土品牌的公眾號,自己的寫作事業也進入正軌,還有部短篇小說賣了版權。

這一切收穫還不夠換個夢想中的房子,讓這一切夠的是,持續的勤儉節約、租賃空閒房間,以及自住房每一天的升值。

2019年末,我攢夠一筆錢,提前申請了貸款,常年看房的習慣讓我迅速選中了心儀的房子,文件上的術語也不再讓我頭大,從簽訂合同,到拿到鑰匙,一氣呵成。

新房也在城區邊緣,靠近人煙稀少的鄉村,社區環境健康向上,傍晚走在外面,不再擔心醉酒的人做出什麼異常的舉動,我有了寬敞的廚房,不與人共有的浴室,一個小小的步入式衣櫥。

我也終於有了自己的書桌,告別了車庫裡臨時用木板壘起的寫字檯, 這是一張可以望見青草和花簇的書桌,有溫柔的陽光照進來。

05

這五年親自去看過的房子,不下50個,而在網站上看的,更是不計其數。像一個炒股的人,每天再忙也要打開網站看房,看得兢兢業業。

出租了第一個房子,搬進了新房後,我加入了租房群,每天觀察群里租房的動向。我自然沒有房子再出租了,但我想知道,哪個區的房子好租,為什麼好租,租給誰比較省心……

我和做房產中介的朋友相熟,也經常從那裡獲取市場動向,平日繼續隔三差五地去看房,別人以為我是花不光錢的大款,我笑自己「臉上還有三兩顆痘痘呢,兜里半個鋼鏰都沒有。」

但怎麼說呢,就算不買房,對這些知識和訊息的了解,本身也是一種成長。

回望買房一路,自己的5年,像煎熬了別人的20年,如果你也有個買房的夢,我建議你:

1,不要浪費一秒鐘想「我一輩子買不起」,要想「我總有一天買得起」。買房這個過程,心態特別重要。

2,持續了解房市動向,可以去專業學習,可以向買過房的朋友請教,也可以實地考察,就算現在買不起,也是在為未來做準備。

3,開源節流,必要時需要降低生活水平。是的,我知道對女生來說特別痛苦,放棄社交,告別時尚,搬到更小的出租屋…但一個智者和我說過,「你買的每個冰淇淋,都讓你遠離房子一步。」

4,買房不要貪便宜,「便宜沒好貨」是有道理的。買房前做好一切檢查和考察。地點是否便利、學區怎樣、周圍人的素質等,都是考量因素。

5,買房不是人生的休息站,相反它是需要你加倍努力的起點,迎接房奴的人生,做好生活更加辛苦的準備。

最後的建議,也是我最想和你分享的:

和「有些機會,必須抓住」相比,更重要的是「有些關頭,必須挺住」。無論買房還是什麼,請記得生活雖力大無窮,你持續死磕,它自會有讓步的那一天。

留言說說你買房的那些事兒吧!

- THE END -

發送「減肥」

查收她的肥胖史與失戀故事

發送「書單」

查收她的閱讀軌跡

發送「朋友圈」

查收她的朋友圈諫言

今天的文章來自很棒的作者:楊熹文。

這個姑娘奮鬥的經歷曾讓人心疼,拿著800元和一張打工簽前往異國,從一無所有到詩和遠方短短只用了5年,但這5年的經歷卻像50年一樣令她記憶深刻。(發送8,查收一份簽證指南)

楊熹文

2016年亞馬遜中國年度新銳作家。

因暢銷書而被中央四套報道的華人作家。

已出版暢銷書籍:

《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微博@楊熹文(480000+粉絲)

2012年,她是持打工度假簽證出國的大學畢業生。

2013年,她是一邊打三份工一邊讀書的紐西蘭留學生。

2014年,她是每周堅持跑49公里瘦掉10公斤的跑步達人。

2015年,她是《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的作者,書中的文章被明星伊能靜轉發分享給自己的粉絲。

2016年,她是一個住在房車上至此暢遊遠方的姑娘。

2017年,她對所有追夢的人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2018年,她在紐西蘭安了家,並開了一間民宿,在瀋陽和閨蜜小千一起開了一家坐落在故宮旁以詩為題的主題民宿,她的文字夢想也仍在繼續。

作為自媒體作家

她的文章還常常霸屏朋友圈

這篇去接近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 被雷明老師分享給自己微博的粉絲

這篇在她自己的公眾號也曾引起千萬轉載

她的文章常常出現在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

思想聚焦、十點讀書、有書等微信公眾號也常常轉發

全網閱讀量千萬+

點擊下方題目,直接閱讀她的文章:

自律,就是對自己沒有憐憫

我就是那個被暴力過的女生

世上有多少母女,活得像敵人一樣?

我知道自己胖,不需要你再說一遍。

姑娘,即便貧窮,也要體面。

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

哪有什麼太遲了,這世上多的是大器晚成的人!

點擊藍色標題,可查看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79bdeb15b3acf4f2c5425701aba2d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