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區政協委員為松江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乾貨滿滿

2024-01-18     新聞晨報

原標題:松江區政協委員為松江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乾貨滿滿

松江區政協委員為松江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乾貨滿滿

1月16日下午,區政協六屆三次會議召開獻計獻策大會,聽取12位政協委員代表民主黨派、專委會、界別以及地區聯絡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區委書記程向民,區委副書記、區長王靖,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汝青,區政協主席劉其龍,區委副書記韋明,區政協副主席李正、趙宏衛、金冬雲、陶明、郁瑞芬,區政協秘書長孫劍等出席。會議由李正主持。

會上,12位政協委員代表民主黨派、專委會、界別以及地區聯絡組,聚焦更高質量建設人民嚮往的「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圍繞本區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就「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打造松江戰新產業新高地」等方面建言獻策。《依託大學城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建設高能級新型科技轉化平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產教聯合,促進人才供需有效銜接》《促進我區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讓現代化新松江更具城市溫度》等15篇報告採取書面形式彙報。

在聽取了委員們的發言後,王靖表示,委員們的發言深入貫徹區委決策部署,緊密圍繞「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建設,從涉及松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系統性、制度性層面提出建言;圍繞科技創新、民生改善等多個方面開展深入調查,反映了群眾和企業關注的焦點、堵點問題;委員們所提的建議思路觀點新、內容中肯、可操作性強,為政府決策和長遠規劃提供了重要參考,凸顯了政協委員積極履職建言的責任擔當。她代表區政府對政協委員長期以來對區政府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

王靖一一回應了委員們的發言。她指出

科技創新方面

著眼「0-10」的全過程創新,通過構建全鏈條科研服務體系,打通成果轉化鏈條,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大高水平研發機構引進培育,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產業發展方面

圍繞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產業體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持續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能級和競爭力,要聚焦主導產業打造高端標誌性產業鏈,加快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產業升級的賦能作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新城建設方面

要以城市總規引領重點區域發展,尊重城市發展規律,把握建設節奏和開發時序,優化功能導入的體制機制,加快推動新城和樞紐片區出形象、顯功能;要加快推進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全力提速松江樞紐、軌交12號線西延伸、滬松公路快速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提升綜合交通的區域輻射力、發展帶動力、產業引領力。

民生實事方面

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硬體」上著力打造基礎教育高地和一流高中集群,「軟體」上關注優秀校長和頂尖教師導入,積極向市裡面爭取編制,同時在全國範圍遴選一批優質師資力量;要深入推進健康松江建設,著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加快交大醫學院附屬松江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松江醫院改擴建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注重在社區層面引入一批兒科、婦科、中醫康養等領域的優質專科醫院,提高醫療特色化、專業化水平;要進一步發展體育事業,完善體育設施部署;要持續推進民生實事,優化社區食堂空間布局,強化安全監管,深入推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整治,保障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鄉村振興方面

要推動「數字化+農業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農業數字化應用水平,加快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大力發展;要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著力推動鄉村振興示範村片區化聯動發展,加強鄉村振興示範村長效管理,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人文松江建設方面

要圍繞「書香之域、書畫之城、文博之府、影視之都」戰略定位,厚植人文松江時代新內涵,促進上海科技影都影視全產業鏈發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王靖表示,希望區政協和各位委員繼續圍繞高質量建設人民嚮往的「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多獻妙計良策、多建睿智之言,支持和推動松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會上,科創建設委員會、科協界別和洞涇鎮聯絡組提出了《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不斷增強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發展新動能》,建議加快建設區校合作機制,完善校企對接機制,促進服務平台提質增效,優化引才育才政策。民革松江區委提出《以數字繪就松江花卉產業集群協同發展新畫卷》,建議構建松江花卉產業樞紐型綜合平台,打造區域性鄉村產業集群數字化示範樣本;開發具有地區代表性品類的標準體系;創新「人才共享」協作模式,打造花卉數字化「人才雁陣」。民盟松江區委提出《推動「雙核」聚變,跑出發展「加速度」》,建議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趨勢,建設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新城;引導樞紐周邊地區加強TOD開發,打造站產城功能高度融合的松江新城新中心;支持創新政企合作機制,建立統籌協調的開發機制。民建松江區委提出《厚植城市根脈,深化文旅融合,奮力建設中華現代文明的松江樣板》,建議建立健全協調推進機制,加強對文旅融合工作的領導;著力推進文旅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動文旅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加強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講好松江故事,持續打響「上海之根、人文松江」文化品牌。農工黨松江區委提出《搶抓機遇,加快建設松江基層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議優化平台定位,聚焦社區醫院建設,創建社區衛生「松江品牌」;加大人才供給,培養引進雙向發力,優化激勵營造「活力社區」;加快重點建設,發揮醫聯體帶動力,應用科技打造「智慧社區」;深化醫防融合,提升社區哨點能力,織牢公共衛生「安全網底」。經濟委員會、工商聯界別和經濟界別提出《聚焦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松江戰新產業新高地》,建議採取宏觀上調控、微觀上靈活的經濟政策,營造無為而治的營商環境;優化產業布局,構建集群化產業創新生態圈層系統;用他山之石,助攻松江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教科衛體委員會和教育界別提出《強基礎、建高原、攀高峰,進一步促進我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議持續加快推進學校建設,突破教師編制缺口困境,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加大部門協同聯動。致公黨松江區總支部提出《廣納海外高層次人才,賦能松江高質量發展》,建議暢通國際化傳播,擴大松江新城海外影響力;藉助多元化主體,實現海外人才引進高效能;發揮大學城作用,提升高校海外人才貢獻度。共青團和青聯界別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青少年體質》,建議聚焦家長關鍵群體,提升家長對孩子體質健康重要性的認識;聚焦體質健康關鍵指標,家校共育創造良好成長環境;聚焦體育基礎資源,為青少年加強體育鍛鍊提供支撐;聚焦體育品牌活動,營造青少年熱愛運動氛圍;聚焦探索大數據平台,構建區域青少年體質監測預警數據共享體系。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農業界別提出《高標準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鄉村生活品質》,建議研究謀劃讓美麗鄉村成為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統籌推進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發動群眾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建章立制實現多方力量的最優組合、最佳位置;破解難題,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提出《築牢反電詐「防火牆」,守護好群眾「錢袋子」》,建議堅持統籌推進,在組織保障上用「實招」;堅持以宣促防,在氛圍營造上出「新招」;堅持協同聯動,在打擊防範上見「硬招」。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中山街道聯絡組提出《讓幸福「加碼」,用心辦好民生「食」事》,建議加強統籌聯動,聚力「圈」牢幸福感;注重規劃引領,合力「端」出暖心餐;加強考核管理,全力管好「食」安全;優化供餐措施,「配」入更多百姓家;完善扶持政策,貼補「餐」用惠民生。

來源:上海松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7738fb2e1856752cc8acead31f76c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