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國信證券發布房地產重大政策點評。
事項:
近期房地產行業針對需求端的政策頻出,包括「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貸款利率等。國信地產觀點:1)截至目前四大一線城市均已全域無差別落地「認房不認貸」政策,標誌著一線城市政策態度的實質性轉暖,同時也意味著該政策已由「因城施策」變成實質性的「自上而下」;2)首付比例下限的調整,突破了 2016 年至今的限制,對預期扭轉至關重要;3)結合已出台和落地的政策,體現了高層扶持房地產毋庸置疑的決心,預計未來政策格局會更高,或可以繼續期待類似限購、限售、稅費減免、普宅/非普宅線調整等「組合拳」出台;4)從基本面復甦的角度看,多項重磅政策的頻繁落地,將提振提升中短期的市場熱度,預計 Q4 將迎來銷售數據的明顯修復;5)堅定看好地產板塊,維持「超配」評級,重點推薦布局一線城市的龍頭房企:貝殼-W、越秀地產、金地集團等。
評論:
北上廣深全域無差別落地「認房不認貸」,標誌著一線城市政策態度的實質性轉暖
8 月 25 日,住建部、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於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通知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截至 9 月 1 日,廣州、深圳、上海、北京先後發布公告,全域無差別落地「認房不認貸」,將顯著利好一線城市「先賣後買」的置換群體,降低首付成本。同時,四大一線城市全域無差別落地「認房不認貸」政策,標誌著一線城市政策態度的實質性轉暖,同時也意味著該政策已由「因城施策」變成實質性的「自上而下」。
首付比例下限下調,突破了 2016 年至今的限制
8 月 31 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於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通知》,不再區分是否限購城市,首付比例統一調整。通知指出:一是統一全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不再區分實施「限購」城市和不實施「限購」城市,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統一為不低於 20%和 30%。二是將二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調整為不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加 20 個基點。首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仍為不低於相應期限 LPR 減 20 個基點。各地可按照因城施策原則,根據當地房地產市場形勢和調控需要,自主確定轄區內首套和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
此次首付比例下限的調整,相當於突破了 2016 年初至今的限制,打開了限購城市的調整空間,對扭轉預期至關重要。當前四大一線城市尚未落地首付比例下限下調政策,但結合之前「認房不認貸」的落地情況,國信證券認為落地機率較大。若一線城市全都落地,則首付比例將從 60%以上降低到 20%、30%,降低幅度可觀,預計四大一線城市將在中短期出現較為可觀的持續復甦。
存量貸款利率下調,有助於釋放居民還貸壓力
8 月 31 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指出:自 2023 年 9 月 25 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可向承貸金融機構提出申請,由該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置換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新發放貸款的利率水平由金融機構與借款人自主協商確定,但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上的加點幅度,不得低於原貸款發放時所在城市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新發放的貸款只能用於償還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仍納入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管理。存量貸款利率下調,有助於釋放居民還貸壓力。
投資建議:
結合已出台和落地的政策,體現了高層扶持房地產毋庸置疑的決心,預計未來政策格局會更高,或可以繼續期待類似限購、限售、稅費減免、普宅/非普宅線調整等「組合拳」出台。從基本面復甦的角度看,多項重磅政策的頻繁落地,將提振提升中短期的市場熱度,預計 Q4 將迎來銷售數據的明顯修復。堅定看好地產板塊,維持「超配」評級,重點推薦布局一線城市的龍頭房企:貝殼-W、越秀地產、金地集團等
風險提示:
疫情等宏觀因素對生產經營的影響,電網接入工程建設進度無法及時滿足海上風電建設需求,企業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導致相關質量損失。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