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3月16日,樂信發布2021年Q4及全年財報,在新消費戰略引領下,調結構、穩增長,以精細化運營服務優質用戶,交易規模、全年利潤、業務結構、風險表現等多項核心業務指標表現優異。其中:全年促成借款額2138億,同比增長21%,創歷史新高;全年利潤30億,同比增長195.6%,為公司成立以來最好利潤表現。
穩增長的同時,調結構成效顯著。財報顯示,截至4季度末,樂信平台促成借款中,年化利率低於24%的部分占比近60%;在行業風險出現上升苗頭情況下,樂信平颱風險表現平穩,和同業相比,壞帳未出現明顯上升。
本次財報呈現六大亮點:
01
貸款規模、全年利潤創新高
2021年,在行業面臨不確定性環境之下,樂信通過控制業務規模,調結構,服務優質用戶,核心業務指標顯著增長。
財報顯示,樂信2021年全年促成借款額2138億,同比增長21%;全年營收114億,利潤30億,同比增長195.6%,為公司成立以來最高年利潤;平台管理在貸餘額860億,同比增長12.4%。
值得關注的是,樂信用戶數續10個季度增長超千萬,截至年末,達到1.65億,同比增長40%。活躍用戶數1420萬,同比增長10%;授信用戶數3690萬,同比增長33%,增速行業領先。
各項排名均顯示,樂信2021年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在中國網際網路百強榜上名次提升10位進入前50,在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排名提升51位,在深圳500強排名提升211位進入前100強。
02
調結構、提效率顯成效,實現高質量的穩
穩增長的同時,樂信業務結構持續優化,體現了增長高質量。4季度,樂信平台促成借款中,年化利率低於24%的部分占比近60%,還在快速提升。
降利率使公司收穫更優質客群,風險保持穩定,為未來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樂信優化管理流程,運營效率顯著提升,4季度,平台管理費用1.18億元,同比下降5.8%。由此帶來毛利率上升,4季度達到55%的歷史高點,比上季度提升近5個百分點。
03
風險表現平穩,風控能力行業領先
財報顯示,截至4季度末,樂信平台90天以上的逾期率為1.92%,僅比上季度上升0.07個百分點,而同行普遍上升0.2至0.4個百分點。平台新增借款FPD30連續18個月低於1%。
未來,隨著樂信業務結構調整帶來客群質量提升,以及在風控技術上的持續加大投入,平颱風險表現將進一步向好。
04
一個核心業務兩個增長極,發展後勁充足
本次財報的一大突出亮點是,樂信在新消費戰略下提出「1+2」的具體戰略,即圍繞消費金融核心業務,打造科技零售、金融數科兩個新增長極,思路打法更加清晰。
1+2戰略基於公司核心能力優勢,使主業和雙增長極互為依託,協同促進。目前,樂信消費金融主業通過精細化運營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兩大創新業務發展勢頭良好。
4季度,樂信進一步整合場景驅動的業務,升級為科技零售,未來將在場景消費端持續創新,助力用戶的美好消費。金融數科業務4季度以來加速布局To B服務,通過為金融機構提供全面的科技及運營能力,幫助銀行加速數字化轉型,提升自營能力,已得到多家金融合作夥伴認可。
05
服務小微和新市民,打開更大增長空間
打造一個核心主業加雙增長極的同時,樂信圍繞當前的新需求、新痛點,從新市民和中小微企業需求入手,拓展業務邊界,打開更大增長空間。
「新市民」群體有3億之多,需求極旺盛,他們一直是樂信傳統優勢客群,隨著銀保監會《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落地實施,樂信客群邊界、業務邊界將大幅拓寬。目前公司正在這一領域加速發力,將推出專門服務新市民的分期電商APP,滿足其在消費、就業和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通過金融數科業務,幫助金融機構定製針對新市民各個細分人群的金融產品;實施用戶關懷計劃,打造有溫度的服務;繼續倡導有度消費,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為新市民提供更安全貼心的服務。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同樣極富想像空間,是政策鼓勵的方向。財報顯示,4季度,樂信幫助萬千小微客戶獲得信用借款38.8億元,去年全年,樂信面向小微經營的信用借款業務達到152億元。
06
給出業績預期,啟動新一輪迴購,彰顯信心
財報電話會上,樂信管理層表示,2022年全年促成交易額預計增長10%。同時公司宣布,基於當前股價已大幅背離實際價值,公司將啟動新一輪迴購,未來12個月將回購價值5000萬美元的樂信ADS。
隨著當前區域資金緊張的不利因素得到消化,新市民、中小微需求快速爆發,樂信的核心能力將驅動公司在1+2戰略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穩健增長。
文章來源:消費金融頻道
作者:劉妍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業績回暖!招聯消費金融凈利潤暴漲80%
55歲「老建行」張衛東掌舵1.5萬億信達,銀保監重構四大AMC人事版圖
布局16年,中信集團全面殺入不良資產市場!
年報 | 首家銀行財報出爐:平安銀行信用卡流通卡量超7000萬張
58歲建行行長王江將接替李曉鵬出任光大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