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白象,沃隆等品牌,生意規模過億,這位85後年輕人如何做好商貿生意的?

2023-06-14     新經銷

原標題:代理白象,沃隆等品牌,生意規模過億,這位85後年輕人如何做好商貿生意的?

作者丨周群

這兩天,和經銷商聊天,談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經銷商生意是否具備延續性?

經銷商給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從廠家開會就能看出來,現在入座的很多都是年輕人。無論是創業,還是傳承,只要不斷有年輕血液加入,說明這門生意還是有延續性的。

在籌備「新經銷·經銷商會員俱樂部」過程中,新經銷集中拜訪了不少經銷商。也有相同的感觸,在商貿領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站在了主舞台。

前段時間,採訪了一位85後經銷商,廣西南糧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鍾廣添。創業四年,代理了白象、沃隆、雙錢龜苓膏等品牌,從傳統的線下商貿生意,到多元化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實現了生意銷售額過億。希望他的一些實踐和經驗,能給到經銷商朋友一些啟發和思考。

生意不是看經驗,而是看數據

在創業之前,鍾廣添一直在快消行業深耕。不同的是,過去一直是在廠家工作,做市場規劃和管理經銷商。

正是有了這樣的工作經歷,在創業做商貿公司時,更加得心應手。鍾廣添開玩笑說,「以前是幫經銷商做市場,現在是給自己做市場,只是角色換了,但底層邏輯都一樣。」

很多老一輩經銷商做生意更多的是靠經驗,但鍾廣添認為當下的生意,需要更高效和精細化的管理,而這離不開數據化的賦能。在數據管理上,廣西南糧食品與舟譜數據合作,將前端和後端打通,業務有任何異常,都能第一時間通過數據反饋出來。

鍾廣添告訴新經銷,經銷商做的是一個區域全盤的生意,而非單一門店的生意。數據可以幫助經銷商看到整體生意的變化,而不是看單一銷量的變化。

這一點尤其體現在業務端。經銷商肯定都希望業務員做增量生意,而非存量生意。而現實的情況是,很多業務員都喜歡做客情關係好的門店,壓貨完成銷量任務。

舉個例子,一個業務員負責200家門店,每月銷售任務100萬,拜訪50家客戶就完成了銷量。實際上還有150家客戶,有些還是潛力的大客戶,但是業務員並沒有用心去拜訪,這部分增量生意實際上並沒有去做。

對於經銷商來說,人為監督是很難解決這個問題的,因為業務員並不是沒有做事,只是做的方向不是經銷商想做的。

而數字工具是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業務員負責的門店,將數據進行環比和同比,就清晰知道哪些地方是潛在機會,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麼。這樣在制定銷售計劃和激勵方案時,也有了參考依據。

同樣,在客戶端,基於客戶的銷售數據,業務員自身也能幫助門店分析生意。比如產出低的門店,可以對比同類型產出高的門店,是SKU的問題?還是拜訪的問題等等,業務員可以靈活調整,既能增加門店產出,又能提升門店的客情關係。

在鍾廣添看來,生意的增長,一定要是良性的增長。站在經銷商的角度,良性的增長,一方面來源於對客戶潛在需求的深挖,另一方面來源於市場層面的分銷動銷。

除了精細化的數據建設之外,廣西南糧食品在商品的分銷和動銷上,也有一套標準的打法。

終端老闆,是最優質的促銷員

廣西南糧食品經營的核心品類是休食,這一品類對經銷商選品能力和推廣能力要求很高。從商品的選擇,到門店的分銷動銷,廣西南糧食品的核心策略是:品牌聚焦,渠道聚焦,人員聚焦。

首先是品牌聚焦。在休食品類,有些經銷商追求爆品,會大量地引進產品。但廣西南糧食品在產品上主要是聚焦少量品牌,做精做細。

在選品上,廣西南糧食品有兩個原則性的標準。一是品牌要有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是廠家有自有生產基地而非代工,有質量保障。

軟實力是有沒有清晰的市場思路和管理制度。這一點,從廠家的區域管理身上是能體現的,比如業務員的薪酬績效設計,日常工作的分配管理等,是能夠看出來廠家是不是一個優質企業。

二是有沒有做好的市場。所有產品在確定之前,團隊一定要先到市場調研,確定該產品在市場是能有動銷的,同時也可以觀察好的市場是如何做的。

其次渠道聚焦。任何產品都有試錯期,如果一上來就大規模分銷,很容易造成巨大的損失。廣西南糧食品的做法是先聚焦在部分優質門店,根據這些門店的動銷迴轉,再去判斷是否擴大鋪市範圍。

在新品的鋪市階段,廣西南糧食品採取了代賣試銷的方法。第一,先讓門店老闆試吃,90%老闆認可這個產品,才會讓產品進店。

第二,以1個月為時間周期,先試銷,再結款。對於新品,很多門店是擔心滯銷的,因為一旦賣不好,即便有售後政策,處理起來也麻煩。通過試銷的方式,打消老闆的顧慮,只要賣得好,後面一定會進貨。

第三,讓門店老闆成為產品的促銷員。傳統渠道門店的關鍵人只有一個,就是門店老闆,如何讓門店老闆進更多貨,並且願意主動推薦,是動銷的核心。

所以,在制定分銷和動銷的策略上,要站在門店需求角度。通過試銷門店認可產品,但要讓動銷更好,還需要門店老闆的支持。

廣西南糧食品的策略是,在定價上抬高產品價格,保證門店有足夠的利潤。同時,通過搭贈的形式,讓門店的實際進貨價並不高,讓終端進更多貨,主動去推產品。

舉個例子,某產品單包門店供貨價是3元,比競品略高,通過1箱搭贈5包的形式,最後門店實際的進貨價格會比競品低。

這種搭贈的方式有幾個好處,一是門店對價盤的認知是高於實際價盤的,利潤足夠高,老闆願意主動去推產品;二是門店要多拿貨才能享受政策,貨多的情況下,門店老闆為了不滯銷,會多給陳列資源,主動向消費者推薦產品。

最後是人員聚焦。廣西南糧食品代理了18個品牌,900多個SKU,都按照渠道做了劃分,比如校園渠道主推哪些產品,商超渠道主推哪些產品,流通渠道主推哪些產品,做了標準分類。

同時,配合相應的階段性KPI考核,讓業務員更加聚焦。業務員在進店時,只需要聚焦渠道對應的產品即可,不會盲目去推。

鍾廣添告訴新經銷,廣西南糧食品追求的是做精做細,而不是單純的做大。通過品牌聚焦、渠道聚焦、人員聚焦,形成勢能,才能在區域市場做強,成為標杆。

洞察消費者變化

生意多元化發展

渠道更加多元,消費者可購買的渠道越來越多,並且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在逐漸發生轉移,線上購物的趨勢愈發明顯。

對於經銷商來說,市場蛋糕就這麼大,線上分走的越多,經銷商可做的市場就越有限。

鍾廣添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從2022年開始,廣西南糧食品逐步發展線上渠道,社區團購、平台電商等等,都開始做起來。

傳統經銷商沒有電商的基因怎麼辦?鍾廣添認為,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做,收購了一個成熟的電商團隊,來操盤整體的線上業務。

電商和傳統的線下生意是完全不同的操作模式。組織機構完全不一樣,電商的客服、運營、美工等,傳統經銷商都是沒有的。

目標客戶也不同,傳統線下生意,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門店,做好門店的分銷和動銷。線上需要直面消費者,要洞察消費者偏好,做定位和人群管理。

另外,與線下生意的長周期相比,電商的核心是抓住大節大慶,比如6.18、雙11等,抓著這些流量,全年的銷量就非常客觀。

對於沒有線上基因的傳統經銷商來說,讓專業團隊來做,能少走很多彎路。

運作一年時間,廣西南糧食品在線上的年銷售額就達到4000萬。線上對於銷售的貢獻只是一方面,在鍾廣添看來,線上最大的作用是幫助其更加了解消費者。

過去和門店打交道,很難把握消費趨勢,但線上通過和消費者的連結,能夠更清晰的看到消費者喜歡什麼產品,偏好什麼樣的產品組合等等,從能賦能線下生意。

鍾廣添告訴新經銷,廣西南糧食品接下來還計劃開更多的實體門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變化已經非常明顯,未來的趨勢一定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經銷商要繼續做大,必須要跟著變化,嘗試新的零售業態。

寫到最後

在新經銷看來,廣西南糧食品四年時間快速發展,核心在於三個層面:

第一,數據驅動業務。打破固有的「經驗認知論」,以數據為基礎進行決策和優化,提高業務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客戶體驗。

第二,對市場的把控。對於傳統線下生意而言,門店是競爭的主戰場,通過品牌聚焦、渠道聚焦、人員聚焦,最大化的搶占門店資源,搶占市場份額。

第三,對趨勢的洞察。過去品牌商一直在強調「消費者在哪裡,貨就鋪到哪裡」,在今天,經銷商也要洞察消費者,以消費需求驅動業務擴張。

在訪談的尾聲,我問了鍾總一個問題:相比其他經銷商,您認為自己最核心的優勢是什麼?

鍾總的回答:年輕。作為一名85後,他認為年輕不僅是體現在年齡上,更是體現在心態上。

與鍾總交流時,能明顯感受到鍾總的活力,願意與人學習和交流。鍾總很多生意背後的思考,都是源於過去看到、學到的,然後自己琢磨創新,延展出來的。

市場在變化,行業在變化,經銷商需提高自身的認知,適應大環境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6cbf8da8bc3392ee955bc8686733c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