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10月24日披露,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的集團」(000333.SZ))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中金公司和美銀證券為聯席保薦人。
截止10月24日收盤,美的集團A股報53.18元/股,市值3738.96億元。
綜合 | 招股書 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招股書顯示,美的集團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科技集團,業務涵蓋針對消費者的智能家居及各類家電,並為企業客戶提供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包括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及創新業務。
按照2022年銷量及收入計算,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按2022年銷量計算,在家用空調和台式微波爐等6個品類中,公司在中國內地線上及線下渠道均位列第一。按照2022年產量計算,公司的家電壓縮機業務在全球市場排名第一。公司的家用空調壓縮機業務的產量也於同期全球市場排名第一,全球市場份額高達44%。按照2022年收入計,公司是中國內地最大、全球前五的商用空調提供商。公司旗下的庫卡集團是全球四大工業機器人企業之一,2022年重載機器人銷量排名第二。
2020年至2022年間,公司的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的收入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25.9%,其總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18.5%提高至2023年上半年的25.4%。展望未來,相信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將成為公司增長的重要引擎。
公司的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由庫卡集團經營,庫卡集團的總部位於德國,為全球四大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之一,擁有120多年的歷史。庫卡集團提供涵蓋工業機器人、工作單元和全自動化系統的一站式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及通過其子公司Swisslog提供自動化物流系統,可服務汽車、電子、金屬和塑料、消費品、零售、電商和醫療等終端市場。
自公司於2017年收購庫卡集團以來,其中國業務增長迅速,並於2022年收入創下歷史新高,使庫卡中國成為庫卡集團整體增長的重要貢獻者。庫卡中國對庫卡集團整體業務的收入貢獻由2020年的15.0%增至2022年的22.2%。
財務方面,於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2年以及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美的集團的收入分別為約2857.10億元、3433.61億元、3457.09億元、1836.63億元、1977.96億人民幣;同期,集團實現年度/期內利潤分別為約275.02億元、290.31億元、298.12億元、161.24億元、185.29億元人民幣。
目前美的集團業務主要分為智能家居業務和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兩大板塊,其中,創新業務主要包括安得智聯、美雲智數、美智光電及萬東醫療。
近年來,家電行業整體進入存量時代,美的大力發展B端業務。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978億元,同比增長7.69%,歸母凈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13.98%。其中,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等B端業務報告期收入均錄得兩位數增長。工業技術報告期收入為136億元,同比增長12%;樓宇科技報告期收入為148億元,同比增長21%;機器人與自動化報告期收入為152億元,同比增長24%。
業內人士認為,美的登陸港股有望對集團拓展海外市場、提高知名度帶來積極影響。近年美的大力推動海外業務的發展,一方面提升自有品牌以及高端家電在海外市場的投放比例,另一方面,B端業務也頻頻亮相國外各類專業展。從這個層面來看,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無疑是提升公司海外知名度的捷徑之一。
在今年的美的科技月上,包括儲能等新業務成為美的對外展示的重點,除此以外,獲獎項目也有不少是來自創新業務,可見美的對B端業務的重視與鼓勵。據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科技月頒獎大會上透露,接下來美的將進一步加大海外研發組織布局和加強本土化建設,擴大美國研發中心規模,日本與德國研發中心形成體系。
欲拓海外,研發先行。近幾年美的海外市場收入穩定在40%左右,未來計劃要將提升到一半。
在股權結構方面,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美的由美的控股持有約30.9%,而美的控股由公司創始人何享健持有94.5%。另外,何享健也持有美的集團約0.5%的直接權益,連同美的控股持有的股份,何享健在美的集團擁有約31.3%的權益。
A股家電巨頭赴港二次上市,主要是基於深化全球戰略布局的需要。「A+H」雙融資平台有利於其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緊密連接,且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效率,後續其再融資不會受限於單一市場的規則。
今年9月,美的還以通訊的方式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據《關於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決議公告》,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發行H股股票募集資金使用計劃的議案》,董事會同意公司本次發行H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包括但不限於):進一步拓展國際業務、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科技能力、補充營運資金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