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1日刊總第3361期
競爭異常激烈的2023年春節檔大幕落下,特效和口碑都超過前作的《流浪地球2》沒能拿下今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最終奪冠的是張藝謀執導的《滿江紅》。
大年初一,《流浪地球2》以4.78億元奪得了的票房冠軍,《滿江紅》以4.04億元票房緊隨其後。春節檔格局在大年初二發生逆轉,《滿江紅》票房高達4億元,領先《流浪地球2》近4000萬元票房,初三至初六票房分別為4.36億元、4.7億元、4.69億元、4.19億元,其對《流浪地球2》的票房優勢保持在1億元水平。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1月24日至27日,《滿江紅》的排片占比均位列首位,分別為27.7%、31.6%、33.3%、34.3%,同期《流浪地球2》的排片占比分別為24.8%、26.2%、26.3%、26.6%。
在2023年春節檔,《滿江紅》和《流浪地球2》呈現雙強格局。然後後者卻是一部具有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意義的重工業大作,而《滿江紅》的拍攝時間不到60天、場景不出山西的一座大院,最終卻分走最大的票房蛋糕。一時間,「偷票房」「資本操控」等陰謀論迭出,以至於讓片方不得不發聲明維權。
春節檔競爭激烈,《滿江紅》為何能票房奪冠,這也不禁讓從業者深思。
精忠報國的精神,點燃觀眾愛國情懷
《滿江紅》是岳飛家喻戶曉的一首詞,這位蒙受千古奇冤的南宋名將,已然是最深入人心的精神圖騰之一。整部電影中至始至終沒有將鏡頭對準岳飛,卻時時刻刻都有岳飛的身影,他活在角色的心中。電影里無限反轉的陰謀詭計到結尾都化作一曲關於「滿江紅」的浩然長歌,令在座的中華兒女潸然淚下。
《滿江紅》的故事發生在岳飛遇害5年後,秦檜依然是宰相。故事開篇,秦檜即將和金人會談,先遣的金國使者夜晚被殺,留下一個空皮囊,那裡面可能裝有一封金人寫給秦檜的密信。沈騰演的小兵張大自稱有信息可招,易烊千璽演的親兵營副統領孫均帶他去見秦檜。
小兵張大為了不被殺頭,需在一個時辰內調查相府金人使者被殺的真相,找出密信。伴隨著危機四伏的深入調查,宰相府總管何立、副總管武義淳、舞姬瑤琴等人捲入局中,案件的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場更大的陰謀。在案情似乎稍有眉目,小人物便逐個喪命,這些線索隨即斷裂。
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知曉了這其實就是一場岳飛的追隨者與秦檜之間的鬥爭。從表面上看,岳飛的追隨者殺害金國使者,拿走密信,是要拿到秦檜通金的證據,並藉機誅殺秦檜。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奸詐的秦檜早就洞悉了岳飛追隨者的布局,他將計就計,要利用這一個時辰的調查,將他們斬草除根。
秦檜自以為勝券在握,但他依舊低估了人心的力量,低估了岳飛追隨者的信念、意志與勇氣,他們有更大的計謀,就是讓秦檜說出岳飛臨死前在獄中寫下的遺憾——《滿江紅》。
在電影的最後,全軍復誦《滿江紅》的橋段,一群小人物,為了保留、延續和傳承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不惜付出慘烈的代價。
「精忠報國」是深藏在我們心中最質樸的感情,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之魂。放眼望去,《滿江紅》放在今年的春節檔,讚揚它是一部主旋律大片也毫不為過。《滿江紅》成功調動起觀眾內心這份樸素的情感,更是將這份情感點燃,讓觀眾心潮澎湃,电影後勁十足,這也是票房得以飄紅的關鍵原因。
打造超級商業大片
為創作不斷做「減法」
有觀眾認為今年春節檔中,《無名》和《滿江紅》本質上是同一個主題,但兩部電影有著截然相反的藝術追求。儘管《無名》在預告片中打出了「超級商業大片」的標籤,但是《滿江紅》更加符合預期。相比《流浪地球2》在波瀾壯闊科幻史詩上的探索,《無名》在多線敘事手法上的嘗試,以及《深海》在「粒子水墨」表達上的鑽研,《滿江紅》更像是超級商業大片的模板,它的成功有跡可循。
幾年前,編劇陳宇接到張藝謀導演的電話,讓他去山西太原轉一圈,看是否能以此空間背景創作一個故事,其餘沒有任何干涉。在兩個人反覆商討和細節磨合中,劇本確定為講述南宋年間一個小兵與親兵營副統領機緣巧合被裹挾進巨大陰謀的故事。在創作《滿江紅》時,陳宇再次用到了「三一律」,這是一種自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引申而來的西方戲劇結構理論。這一充滿古典主義色彩的戲劇理論,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即一齣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24小時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於一個主題,意圖將飽滿的戲劇節奏推進到底。
在上一部電影《狙擊手》中,陳宇就曾採用「三一律」,將整個故事框定在兩個小時,用兩邊加起來不足20人的微型戰場,以及真實鮮活的個體視角,呈現出不同於以往戰爭題材的硬核敘事感。到了電影《滿江紅》,陳宇更是將這一理論推到極致,層層反轉的情節使這部電影讓很多人看出了「劇本殺」的感覺。
不得不說,《滿江紅》與張藝謀早期的電影《英雄》很像,主題都是「刺秦」,只不過一個刺殺的是秦始皇,一個刺殺的是秦檜,最後主人公都出於某種大局觀而放棄行刺本身,帶來一種超然的戲劇意味。在講述方式上,張藝謀在《滿江紅》摒棄了《英雄》的誇張藝術表達,進一步貼近觀眾,很多人看了《英雄》一頭霧水,但大多數觀眾都看得懂《滿江紅》。
編劇陳宇透露,在確定影片的商業大片屬性以及成本、檔期後,演員的設計就已經反饋到創作過程中。因為需要用到兩個「頂流」,劇本結構會圍繞他們而設置。當沈騰、易烊千璽兩位領銜主演確定後,在賦予人物設定的同時,也會結合每個人的說話、行為方式做調整。張藝謀直接否決了陳宇原本在最後十分鐘加入外星人,講一個科幻故事的念頭,也在開拍前一個多月放棄了自己一鏡到底的探索。他的思維邏輯很清醒:一鏡到底給大型商業類型片所帶來的損失太大了。
因此在《滿江紅》中,觀眾看到了緊張的戲、精妙的局、三步一反轉的節奏,以及沈騰、易烊千璽、張譯、雷佳音等不同以往的角色形象。張藝謀同時在電影里加入了許多自身的鮮明特質,例如老宅獨特的視覺構圖,再比如 豫劇唱段配樂帶來濃郁的民俗。也許正是因為電影每一個環節都太過於精密計算,起承轉合得過於工整,觀眾在看完電影,依然覺得電影缺少了一份新意。
張藝謀曾說,現在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做一名 職業導演。近幾年,張藝謀似乎進入到了另外一個維度的影像空間,轉而將目光投向更為本真的敘事層面和戲劇張力,這的確是一個 刪繁就簡、不斷做減法的過程。他以60天拍攝的商業大片,在票房上打敗了十年磨一劍的《阿凡達2》、七年磨一劍的《深海》,也超越了代表國產電影工業化水準的《流浪地球2》,這足以證明, 經驗充足的工業化製作可以保障拍電影不再成為一場充滿風險的商業投資。正如陳宇所說,如今的張藝謀越來越清晰自己想做的東西是什麼,他在不停地做減法, 「哪怕很多是有價值的、值得做的東西,他都會去掉,集中注意力在簡單的講故事上」。然而,任何妨礙講故事的因素是否都需要被刪除?這也值得人們去不斷思考的。
總體而言,《滿江紅》成功地讓主流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從而觸動人們心靈深處共情的力量,進而獲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相信2023年中國電影行業復甦可期。